[发明专利]一种内燃机汽车多模式温度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1649.X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8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骞;童大权;陈彦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B60K11/04;F02N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肖小龙;李琼芳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汽车 模式 温度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内燃机汽车多模式温度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可以独立地对车厢进行制热和制冷,所述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可以独立地对内燃机进行制热和制冷,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所述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连接,所述阀门包括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三通阀(11),并且所述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三通阀(11)使得所述空调系统与所述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之间的管路连通从而实现所述空调系统与所述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使得所述空调系统与所述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之间的管路隔断从而阻止所述空调系统与所述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之间进行热交换;
所述内燃机汽车多模式温度管理系统根据内燃机(12)的实时温度动态切换内燃机温度管理模式;所述内燃机汽车多模式温度管理系统根据内燃机(12)的实时温度动态切换冷却模式;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冷却风扇(3)、车厢膨胀阀(4)、车厢蒸发器(5)、车厢加热器(6)、车厢加热器三通阀(7)、鼓风机(8)、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膨胀阀(9)和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10);
其中,车厢膨胀阀(4)和车厢蒸发器(5)用于车厢制冷,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膨胀阀(9)和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10)用于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中冷却液的降温;所述车厢蒸发器(5)与所述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10)并联连接;
所述内燃机汽车多模式温度管理系统根据内燃机(12)的实时温度动态切换暖机模式,通过PTC加热器(15)加热冷却液实现暖机,和/或,通过冷却液小循环实现暖机;
所述内燃机汽车多模式温度管理系统根据内燃机(12)的实时温度动态切换冷却模式,通过水箱散热器(13)和/或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10)冷却;
所述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还包括水箱散热器三通阀(14),所述水箱散热器三通阀(14)可以允许和阻止所述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内的冷却液流经水箱散热器(13);
所述内燃机汽车多模式温度管理系统根据内燃机(12)的实时温度动态切换暖机模式,包括:
当内燃机(12)的实时温度T 0 <第一预设温度T 1 ,PTC加热器(15)开始工作,加热冷却液,实现内燃机(12)以第一升温速率升温;
当第一预设温度T 1 ≤内燃机(12)的实时温度T 0 <第二预设温度T 2 时,水箱散热器三通阀(14)阻止内燃机冷却液流经水箱散热器(13),实现内燃机(12)以第二升温速率升温;其中,所述第二升温速率低于第一升温速率;
所述内燃机汽车多模式温度管理系统根据内燃机(12)的实时温度动态切换冷却模式,包括:
当第三预设温度T 3 ≤内燃机(12)的实时温度T 0 <第四预设温度T 4 时,通过水箱散热器三通阀(14)控制内燃机冷却液经过水箱散热器(13),通过水箱散热器(13)与冷却风扇(3)进行冷却,实现内燃机(12)以第一降温速率降温;
当第四预设温度T 4 ≤内燃机(12)的实时温度T 0 ,仅通过水箱散热器(13)不足以有效降低温度,可以通过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三通阀(11)控制内燃机冷却液经过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10),实现内燃机(12)以第二降温速率降温;其中,所述第二降温速率高于第一降温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汽车多模式温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水箱散热器三通阀(14)、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三通阀(11)连接方式具体如下:
水箱散热器三通阀(14)第一端与水箱散热器(13)的一端连接,水箱散热器三通阀(14)第二端与水箱散热器(13)另一端连接,水箱散热器三通阀(14)的第三端与内燃机(12)连接;
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三通阀(11)的第一端与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10)连接,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三通阀(11)的第二端与PTC加热器(15)连接,内燃机温度管理系统蒸发器三通阀(11)的第三端与水箱散热器(1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未经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16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