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门系统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5197.2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史翔;贡智兵;张健;许志兴;万磊;费艺军;朱海元;朱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9/02 | 分类号: | B61D19/02;B61L15/00;E05F15/70;E05F1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李玲玉 |
地址: | 2100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门系统控制方法,用以执行轨道车辆门系统控制方法的门系统包括区域控制器和门扇控制器,区域控制器与门扇控制器相耦合,轨道车辆门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区域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总控制指令,生成各个门扇控制器的门扇控制指令,并将门扇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门扇控制器;门扇控制器根据门扇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门扇驱动机构的运行;区域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轨道车辆的环境参数,对门扇控制器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门扇控制器的初始运行参数为预设参数。通过执行本发明,能够降低用以执行该轨道车辆门系统控制方法的门系统的电连接装置的复杂性,提高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轨道车辆门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门系统是指通过控制轨道车辆的门扇控制器的运行,从而实现对诸如地铁或者高铁等门扇的控制的控制系统,目前,轨道车辆门系统一般采用的控制方式为车辆司机侧(也即总控制指令的发送侧)直接通过硬连线的方式传递开关门指令至每个门扇控制器,以使门扇控制器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控制对应的门扇驱动机构开关门扇,而门扇控制器接收到的与门扇以及门扇驱动机构相关的反馈信息则通过网络传递给车辆司机侧。因而,现有轨道车辆门系统中的每一个门扇控制器均需要与车辆司机侧通过两个不同的电连接方式实现完整的信息传递,也即,现有的轨道车辆门系统的电连接装置较为复杂,而电连接装置的复杂性也就导致了现有的轨道车辆门系统的电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特别是其中一种电连接方式为将连接线与对应的端子连接排进行插接的硬连线的方式,其连接稳定性(也即连接线与对应的端子连接排之间的插接稳定性)受到轨道车辆运行中的振动的影响较大,将会进一步降低现有的轨道车辆门系统的电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提供一种实现轨道车辆门系统控制方法,使实现该方法的轨道车辆门系统的电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均较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门系统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车辆门系统控制方法的实现系统,也即现有的轨道车辆门扇系统的电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均较差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门系统控制方法,用以执行轨道车辆门系统控制方法的系统包括区域控制器和门扇控制器,区域控制器与门扇控制器相耦合,轨道车辆门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区域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总控制指令,生成各个门扇控制器的门扇控制指令,并将门扇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门扇控制器;门扇控制器根据门扇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门扇驱动机构的运行;区域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轨道车辆的环境参数,对门扇控制器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门扇控制器的初始运行参数为预设参数。
通过设置实现该轨道车辆门系统的门扇控制方法的门扇控制器与区域控制器网络通信连接,实现门扇控制器与其控制机构(本发明中为区域控制器,现有技术中为车辆司机侧,也即总控制指令的发送侧,也即总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和反馈信息的传递,能够降低执行该轨道车辆门系统的门扇控制方法的系统的电连接结构的复杂性,从而能够提高执行该轨道车辆门系统的门扇控制方法的系统的电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通过使区域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总控制指令,生成各个门扇控制器的门扇控制指令,并将门扇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门扇控制器,使门扇控制器无需直接与总控制器电连接,因而,无论该轨道车辆门系统的门扇控制方法中的轨道车辆的已定的、无法更改的总控制器与其他装置的电连接方式是否包括硬连线,该轨道车辆门系统的门扇控制方法的执行系统的门扇控制器(由于门扇控制器与轨道车辆的各个门扇一一对应,因此,门扇控制器的数量较多)均无需直接与总控制器通过硬连线的方式电连接,从而,能够减小该轨道车辆门系统的门扇控制方法的执行系统中存在的硬连线连接机构的复杂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执行该轨道车辆门系统的门扇控制方法的系统的电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1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