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薄膜制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6063.2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1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4 | 分类号: | H05F3/04;H05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薄膜 制备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薄膜制备系统,该聚合物薄膜制备系统包括一放卷辊筒;一收卷辊筒;以及一除静电装置;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和一基底,所述碳纳米管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底上,并与所述基底电连接,所述碳纳米管结构设置于所述放卷辊筒和所述收卷辊筒之间的聚合物薄膜路径一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静电技术,尤其是一种聚合物薄膜类产品除静电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薄膜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产生静电。而静电会对设备和人员产生危害,所述聚合物薄膜在出厂前一般需要进行除静电处理。
消除静电的方法有很多种,如:
(1)防静电接地
防静电接地是常用的消除静电的方法,将多余的电荷通过导线导走。使电荷不再富集。防静电接地的缺陷为,接触物需要导电,对非导体,静电接地的效果不佳。
(2)静电消除器
静电消除器是通过高压电源发生器产生一定值高压施加于放电针上,正离子与负静电中和,负离子与正静电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和防范静电的目的。静电消除器具有较好的静电消除效果。然而,因为需要高压才能产生静电,所以使用过程中,如果人员直接接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3)抗静电碳刷
抗静电碳刷采用导电的纤维类做成,较为常见的是石墨型。抗静电碳刷相对前两者,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首先,本身采用导电原理除去静电,因此,无需外供电源,保证了安全性和节能环保特性;其次,作为抗静电碳刷要求与产品接触,解决了防静电接地无法处理的固体类非导体静电消除的空白,通过接触产品,能够有效地除去高分子膜类表面的静电。
然而,抗静电碳刷也有一些不足,导致它使用条件受限。例如,碳刷的纤维会磨损材料表面,或污染材料的表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除静电且对聚合物薄膜产品没有损坏的聚合物薄膜制备系统。
一种聚合物薄膜制备系统,该聚合物薄膜制备系统包括:
一放卷辊筒;
一收卷辊筒;以及
一除静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和一基底,所述碳纳米管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底上,并与所述基底电连接,所述碳纳米管结构设置于所述放卷辊筒和所述收卷辊筒之间的聚合物薄膜路径一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薄膜制备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所述聚合物薄膜制备系统包括碳纳米管结构,且由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碳纳米管长且软,因此即使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与所述聚合物薄膜接触不会对聚合物薄膜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除静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除静电装置沿线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采用的碳纳米管拉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采用的碳纳米管碾压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水平阵列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采用的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采用的扭转的碳纳米管线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8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长线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9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6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节点之间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全角角度环境光感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