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型气候室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7049.4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8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宦海;朱蓉蓉;李鹏程;陈逸飞;严嘉宇;刘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7/04;A01G9/2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种植 智能型 气候 | ||
1.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型气候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所述地基(1)上固定安装有气候室主体(2),所述气候室主体(2)前后内侧壁上固定有多个竖直方向的安装杆(3),所述安装杆(3)背离气候室主体(2)内侧壁方向上安装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栽种作物的凹槽(5),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板,每个所述安装杆(3)旁均安装有一个对应的调节柱(6),该调节柱(6)与安装杆(3)平行,所述调节柱(6)上安装有多个可上下移动的灌溉机构(7),每个所述灌溉机构(7)均设置在支撑架(4)上方,所述气候室主体(2)左右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带有输水泵(8)的蓄水箱(9),所述气候室主体(2)内侧壁上安装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上固定连接有四角均向下弯曲的冷凝板(11),所述冷凝板(11)上设置有导流槽(11-1),所述冷凝板(11)上位于导流槽(11-1)走向的两侧开设有运输槽(11-2),所述冷凝板(11)另两侧设置有收集槽(11-3),所述导流槽(11-1)与运输槽(11-2)连接,所述运输槽(11-2)与收集槽(11-3)连接,所述收集槽(11-3)通过回流管(12)与蓄水箱(9)连接,所述蓄水箱(9)通过输送管(13)与灌溉机构(7)连接,所述气候室主体(2)侧壁上安装有空气循环机构(14),该空气循环机构(14)用于进行内外空气交换,所述地基(1)上表面中央开设有与安装杆(3)平行的滑移槽(15),所述滑移槽(15)内侧滑动连接有多个竖直方向的照明机构(16),所述照明机构(16)用于给凹槽(5)内栽种作物提供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型气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机构(14)包括进风扇(14-1)、导风箱(14-2)、排风口(14-3)、导风板(14-4)、防护网(14-5)和排风扇(14-6),所述气候室主体(2)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进风扇(14-1)卡装在通孔内,所述进风扇(14-1)外端安装有防护网(14-5),所述进风扇(14-1)内端固定连接有导风箱(14-2),所述导风箱(14-2)四侧面均开设有排风口(14-3),所述排风口(14-3)内侧固定连接有导风板(14-4),所述排风扇(14-6)设置于气候室主体(2)内侧壁上与导风箱(14-2)对称的位置,所述排风扇(14-6)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型气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机构(16)包括滑移板(16-1)、滑动轮(16-2)、安装柱(16-3)、灯架(16-4)、日光灯(16-5)和牵引索(16-6),所述滑移槽(15)内部设置有多个滑移板(16-1),每个滑移板(16-1)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动轮(16-2),每个滑移板(16-1)顶端中部均转动连接有安装柱(16-3),所述安装柱(16-3)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灯架(16-4),所述灯架(16-4)与支撑架(4)一一对应且位于支撑架(4)上方,所述灯架(16-4)下表面设置有日光灯(16-5),所述日光灯(16-5)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柱(16-3)之间连接有牵引索(16-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型气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16-3)侧壁上还安装有缓冲橡胶块(16-7),所述缓冲橡胶块(16-7)用于避免安装柱(16-3)在滑移槽(15)内发生碰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型气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槽(15)内两侧的安装柱(16-3)上安装有第一把手(16-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型气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3)侧面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1),所述安装孔(3-1)内螺栓连接有多个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远离安装杆(3)的一端安装有限位块(4-1),所述安装孔(3-1)内螺栓连接有多个辅助杆(17),所述辅助杆(17)远离安装杆(3)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4)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架(4)与辅助杆(17)可以同时通过不同的安装孔(3-1)上下调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0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