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照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7744.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祝贺;仇智平;李聪;桑文慧;张大攀;孙晓芬;李辉;聂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37 | 分类号: | F21S41/37;F21S41/20;F21S41/141;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光 元件 车灯 模组 车辆 | ||
1.一种前照灯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光学元件包括沿光线出射方向依次一体连接的集光部(11)、第一出光部(12)和反射部(13);或者所述前照灯光学元件包括沿光线出射方向依次一体连接的集光部(11)、第一出光部(12)、反射部(13)和第二出光部(14),所述第一出光部(12)、反射部(13)和第二出光部(14)围合成第一空腔(16),所述集光部(11)能够汇聚射入的光线并使得光线经由所述第一出光部(12)射出,其中部分光线能够穿过所述第一空腔(16)直接射向所述第二出光部(14),另一部分光线能够经所述反射部(13)反射后射向所述第二出光部(14);其中
所述反射部(13)的一端与第一出光部(12)的下部连接,另一端形成有用于形成近光明暗截止线(61)的近光截止线结构(15);或者,所述反射部(13)的一端与第一出光部(12)的上部连接,另一端形成有用于形成远光明暗截止线(62)的远光截止线结构(17);
所述第一出光部(12)的出光面为具有段差的多个阶梯面(121)或单个曲率连续且顺滑的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光部(11)为聚光杯结构,且与所述阶梯面(121)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照灯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面(121)为平面或曲率连续且顺滑的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中部区域的所述阶梯面(121)的面积大于两侧的所述阶梯面(121)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光部(14)的出光面为曲率连续的顺滑的内凹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13)远离所述集光部(11)的一端端面为曲率连续且顺滑的内凹弧状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壁(18),所述侧壁(18)设于所述反射部(13)的左右两侧,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光部(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光部(1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近光截止线结构(15)的所述反射部(13)的反射面上形成50L暗区形成结构(19a),光线经所述50L暗区形成结构(19a)的反射和折射后能够降低近光50L区域的亮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截止线结构(15)设于所述反射部(13)的反射面的前边沿,所述集光部(11)的下部设有Ⅲ区光形形成结构(19b),所述Ⅲ区光形形成结构(19b)能够形成近光的Ⅲ区光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光部(1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13)的反射面上设有增反层。
12.一种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光学元件(1)和透镜(2),所述透镜(2)设于所述前照灯光学元件(1)的光线出射方向上,其中
所述前照灯光学元件(1)和所述透镜(2)直接连接;或者
还包括连接板(3),所述前照灯光学元件(1)和所述透镜(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3)连接,所述前照灯光学元件(1)、所述透镜(2)和所述连接板(3)一体注塑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截止线结构(15)或所述远光截止线结构(17)位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21)的上侧10mm至下侧10mm的区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7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