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建筑材料光学分拣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7864.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9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江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清林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建筑材料 光学 分拣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建筑材料光学分拣系统,涉及材料分拣技术领域。该自动化建筑材料光学分拣系统,包括第一水平传送装置、第二水平传送装置、第一环形传送装置、PLC控制器、第二环形传送装置、第三环形传送装置与第四环形传送装置,所述第一水平传送装置与第二水平传送装置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第一水平传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第四机械手、CCD工业相机与金属探伤仪。本发明,通过设置的CCD工业相机与金属探伤仪、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第四机械手和第五机械手等等之间的配合,可以对金属建筑材料实现自动化分拣,大大提高了分拣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分拣后金属建筑材料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分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建筑材料光学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
在房屋建筑时,金属材料时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金属建筑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所以在金属建筑材料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检验,合格品才能投入使用,但是,许多建筑施工场所常常通过人工去对金属建筑材料进行检验分拣,单纯肉眼以及一些辅助装置很难判断材料是否合格,不仅严重影响了材料分拣效率,而且分拣之后材料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建筑材料光学分拣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化建筑材料光学分拣系统,包括第一水平传送装置、第二水平传送装置、第一环形传送装置、PLC控制器、第二环形传送装置、第三环形传送装置与第四环形传送装置,所述第一水平传送装置与第二水平传送装置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第一水平传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第四机械手、CCD工业相机与金属探伤仪,所述第二水平传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五机械手,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水平传送装置、第二水平传送装置、第一环形传送装置、第二环形传送装置、第三环形传送装置和第四环形传送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传送装置位于第二水平传送装置远离第一水平传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环形传送装置位于第一水平传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三环形传送装置与第四环形传送装置位于第一水平传送装置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传送装置上设置有多个供料车,所述第二环形传送装置、第三环形传送装置与第四环形传送装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收集车、第二收集车与第三收集车,所述供料车、第一收集车、第二收集车与第三收集车底部均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PLC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与第三机械手位于第一水平传送装置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机械手位于靠近第二水平传送装置的位置,所述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分别与第三环形传送装置和第四环形传送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四机械手、CCD工业相机与金属探伤仪位于第一水平传送装置的同一侧,所述CCD工业相机与金属探伤仪位于靠近第二水平传送装置的位置,所述第四机械手与第二环形传送装置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五机械手位于远离第一水平传送装置的一侧,且所述第五机械手与第一环形传送装置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第四机械手、CCD工业相机、金属探伤仪和第五机械手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第四机械手和第五机械手均为多轴活动机械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清林,未经江清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