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8998.4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3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承科技(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2 | 分类号: | H05K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印刷 电路板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印刷电路板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制造方法,步骤包括贴介质层、开盲孔、机钻、除胶、溅镀、线路前处理、曝光显影、电镀和蚀刻,所述溅镀先在表面溅镀拉伸性能优于铜的基底金属10~600nm,然后再溅镀铜100~1000nm。本发明通过溅镀的方式在介质层的表面增加基底层和铜层,提升了铜面在较薄厚度下的抗拉伸性及结合力,避免了断路及线路浮离的发生,使线路可以做到更加精细,甚至能让线宽和线距达到5um,提升了线路的密度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FR-4基板材料表面会利用PP介质层(环氧树脂加玻璃纤维布或环氧树脂的半固化胶片,俗称Pre-pregnant,简称PP)或PI介质层(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film,简称PI)迭铜箔的覆铜层压板来制造电路板。这种覆铜层压板是通过在FR-4基板材料(绝缘薄膜)表面上进行热压铜箔加工而获得的。但铜箔越薄,其拉伸强度越弱,太薄的铜箔热压过后收缩可能出现断裂,所以通常使用的是12um左右的铜箔压合来防止断裂,然后通过微蚀减铜到3um,R值在20%左右。但是这样大的减铜比例会导致最终的铜厚有很大的偏差,厚度管控的难度比较严苛。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制造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制造方法,能够减少表面金属层的厚度,缩小线路的宽度,继而提高线路的密度,并能增强结合力。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
①贴介质层:在基板的表面贴合介质层;
②开盲孔:加工连接介质层内外而不贯通整板的导通孔,形成盲孔;
③机钻:在基板上钻出通孔;
④除胶:用除胶药水去除钻孔产生的胶渣;
⑤溅镀:在表面溅镀拉伸性能优于铜的基底金属10~600nm,然后再溅镀铜100~1000nm;
⑥线路前处理:去除溅镀铜的表面氧化层;
⑦曝光显影:在线路板表面压感光干膜,按照电路图对感光干膜曝光,洗去未曝光部分感光干膜,露出部分的铜层;
⑧电镀:在铜层上加镀铜10~20um,并且填补盲孔;
⑨蚀刻:去除固化的感光干膜,用蚀刻剂将较薄的电镀铜层和基底金属层咬蚀,得到具有新的线路的线路板。
具体的,所述贴介质层步骤在介质层的表面使用离型膜,并且在压合完成后撕除离型膜。
具体的,所述介质层材料为PP或PI。
具体的,所述基底金属优选钛、铬或镍中的一种。
具体的,所述溅镀步骤在溅镀基底金属之前对介质层表面进行粗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溅镀的方式在介质层的表面增加基底金属和铜层,提升了铜面在较薄厚度下的抗拉伸性及结合力,避免了断路及线路浮离的发生,使线路可以做到更加精细,甚至能让线宽和线距达到5um,提升了线路的密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贴介质层时线路板的截面图;
图2为除去离型膜后线路板的截面图;
图3为开盲孔后线路板的截面图;
图4为机钻后线路板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承科技(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柏承科技(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牧草加工用干燥装置
- 下一篇: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