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收压缩引射复合梯级过冷跨临界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9096.2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代宝民;窦萬斌;钱家宝;曹钰;杨海宁;郝云樱;冯一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F25B41/06;F25B9/08;F25B40/02;F25B40/06;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13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压缩 复合 梯级 过冷 临界 co base sub | ||
1.一种吸收压缩引射复合梯级过冷跨临界CO2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跨临界CO2制冷循环、吸收压缩引射复合梯级过冷循环以及热端供热循环组成;
所述跨临界CO2制冷循环包括CO2压缩机(1)、CO2气体冷却器(2)、节流阀五(20)、CO2蒸发器(21);
所述吸收压缩引射复合梯级过冷循环包括三通阀一(3)、吸收器(4)、溶液泵(5)、节流阀一(6)、回热器(7)、热用户(8)、三通阀二(9)、发生器(10)、引射器(11)、冷凝器(12)、节流阀二(13)、气液分离器(14)、节流阀三(15)、一级过冷器(16)、节流阀四(17)、二级过冷器(18)、压缩机(19);
所述CO2蒸发器(21)出口与CO2压缩机(1)入口相连,所述CO2压缩机(1)出口与CO2气体冷却器(2)入口相连,所述CO2气体冷却器(2)出口与一级过冷器(16)CO2侧入口相连,所述一级过冷器(16)CO2侧出口与二级过冷器(18)CO2侧入口相连,所述二级过冷器(18)CO2侧出口与节流阀五(20)入口相连,所述节流阀五(20)出口与CO2蒸发器(21)入口相连;
所述吸收器(4)出口通过溶液泵(5)与回热器(7)低温测入口相连,所述回热器(7)低温测出口与发生器(10)制冷工质对入口相连,所述发生器(10)内流体分为两路,一路为吸收剂出口与回热器(7)高温测入口相连,所述回热器(7)高温测出口与节流阀一(6)入口相连,所述节流阀一(6)出口与吸收器(4)入口连接;另一路为制冷剂出口与引射器(11)主流入口相连,所述引射器(11)出口与冷凝器(12)入口相连,所述冷凝器(12)出口与节流阀二(13)入口相连,所述节流阀二(13)出口与气液分离器(14)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14)气体出口与引射器(11)二次流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14)液体出口与节流阀三(15)入口相连,所述节流阀三(15)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一级过冷器(16)普通工质侧入口相连;另一路与节流阀四(17)入口相连,所述节流阀四(17)出口与二级过冷器(18)普通工质侧入口相连,所述二级过冷器(18)普通工质侧出口与压缩机(19)入口相连,所述压缩机(19)出口与一级过冷器(16)普通工质侧出口连接然后与吸收器(4)入口相连;
所述热用户(8)出口与三通阀一(3)入口相连,所述三通阀一(3)出口与吸收器(4)冷却流体侧入口相连,所述吸收器(4)冷却流体侧出口与冷凝器(12)冷却流体侧入口相连,所述冷凝器(12)冷却流体侧出口与三通阀二(9)入口相连;所述三通阀一(3)另一出口与CO2气体冷却器(2)冷却流体侧入口相连,所述CO2气体冷却器(2)冷却流体侧出口与三通阀二(9)入口相连,所述三通阀二(9)出口与热用户(8)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压缩引射复合梯级过冷跨临界CO2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压缩引射复合梯级过冷循环使用NH3-H2O或LiBr-H2O作为工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0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