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直流阻抗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9979.3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石正平;郑其荣;沈高松;李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9 | 分类号: | G01R31/389;G01R27/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快安延伸区马江大***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直流 阻抗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电动汽车检测领域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阻抗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S10、设定阈值,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获取电池的请求电流;步骤S20、判断电池的电量是否大于等于阈值,是,进入步骤S30;否,进入步骤S10;步骤S30、设定第一时长、第二时长;步骤S40、对电池产生第一电流脉冲,并持续第一时长,设定第一采样点采集V1和I1;第一电流脉冲的取值为0.5C或者请求电流;步骤S50、对电池产生第二电流脉冲,并持续第二时长,设定第二采样点采集电池的V2和I2;第二电流脉冲的取值为0.5C至1C或者请求电流;步骤S60、计算直流阻抗。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直流阻抗检测的适用范围,降低检测成本,减少检测过程对电池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检测领域,特别指一种电动汽车直流阻抗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不断得到推广,而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为确保电池性能良好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需要定期对电池进行检测,直流阻抗检测就是其中一个检测项目。
针对电动汽车的直流阻抗检测,传统的做法是:在对电动汽车进行放电的过程中,分别发起两个电流脉冲,在两个电流脉冲上取两个采样时间点分别检测电压和电流,利用两个采样时间点上的电压差和电流差计算直流阻抗。
但是,传统的做法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电动汽车的充电国标无放电功能,使得大部分的电动汽车不具备通过放电进行直流阻抗检测的条件;2、通过放电进行直流阻抗检测,需要在充电桩上加装防倒灌二极管,防止放电过程中电流倒灌;3、检测过程中使用大电流产生电流脉冲,电流脉冲通过电池时,会对电池的负极产生一定损伤;4、充电桩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电流的大小由电动汽车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发出的请求电流决定,如果实际电流大于请求电流的时间超过5秒,BMS就会报过流故障,使得充电桩停止充放电。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直流阻抗检测方法及系统,实现提升直流阻抗检测的适用范围,降低检测成本,减少检测过程对电池的损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直流阻抗检测方法及系统,实现提升直流阻抗检测的适用范围,降低检测成本,减少检测过程对电池的损失。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直流阻抗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设定一阈值,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通过电动汽车的BMS获取电池的请求电流;
步骤S20、判断电池的电量百分比是否大于等于所述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30;若否,则进入步骤S10;
步骤S30、设定一第一时长以及一第二时长;
步骤S40、对电池产生一第一电流脉冲,并持续所述第一时长,在所述第一时长内设定一第一采样点采集电池的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脉冲的取值为0.5C或者请求电流,其中C表示电池的额定电流;
步骤S50、对电池产生一第二电流脉冲,并持续所述第二时长,在所述第二时长内设定一第二采样点采集电池的第二电压和第二电流;所述第二电流脉冲的取值为0.5C至1C或者请求电流;
步骤S60、基于所述第一电压、第一电流、第二电压以及第二电流计算电动汽车的直流阻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中,所述阈值的取值为6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中,所述第一电流脉冲的取值为0.5C或者请求电流具体为:
所述第一电流脉冲的取值为0.5C和请求电流中的较小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0中,所述第二电流脉冲的取值为0.5C至1C或者请求电流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