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c融合蛋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1809.9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0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黄祥泉;胡仁军;许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九州钰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85;C12N5/10;A61K39/395;A61P1/00;A61P19/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吕学辰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c 融合 蛋白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c融合蛋白及其应用。所述的融合蛋白包含第一抗原结合功能区、第二抗原结合功能区以及连接的第一Fc链和第二Fc链;其中,所述的第一抗原结合功能区包含TNFαR2和IL‑17RA,所述的第二抗原结合功能区包含TNFαR2和IL‑17RC。本发明的Fc融合蛋白可以在不增加毒副作用的同时,协同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c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结肠炎、Crohn’s(克罗恩)病、白癜风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生物药治疗手段是使用单克隆抗体或者融合蛋白。其中,在阻断TNFα分子上,目前主要是使用针对该分子的抗体,如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或Fc融合蛋白(etanercept)。后者是TNFα受体部分p75TNFR2融合Fc部分IgG1。这个融合蛋白已申请了专利并被FDA批准上市。其主要作用机理及副作用与阿达木单抗类似。还有部分上市药物以单克隆抗体阻断IL-17的p19或者IL-17R,其主要作用是阻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些炎性反应,达到改善症状的作用。但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代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理复杂,单纯阻断TNF或者IL-17的作用,只是部分减轻病人的症状,而若是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则会大幅增加治疗费用,并有可能产生超过人体耐受限度的毒副作用。尽管现有的Fc融合蛋白,其商业化的表达、生产以及纯化已相对比较成熟。例如Etanercept就是在CHO细胞进行表达生产;其为融合蛋白,是两部分蛋白的融合,即及IgG单克隆抗体的Fc片段的CH2-CH3,融合TNFα受体p75。而目前药物领域尚无能够既能够阻断TNF、又能够阻断IL-17的融合蛋白或治疗方式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够同时阻断TNF和IL-17的融合蛋白缺陷,提供一种Fc融合蛋白及其应用。本发明最终获得的Fc融合蛋白可以在不增加毒副作用的同时,协同治疗效果。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源二聚体形式的Fc融合蛋白,所述的Fc融合蛋白包含第一抗原结合功能区、第二抗原结合功能区以及连接的第一Fc链和第二Fc链;其中,所述的第一抗原结合功能区包含TNFαR2(TNFαII型受体)和IL-17RA,所述的第二抗原结合功能区包含TNFαR2(TNFαII型受体)和IL-17RC。
所述第一Fc链和所述第二Fc链之间的所述连接可为本领域常规的连接,例如通过二硫键所形成的连接。所述的连接可为人工的或者天然形成的,本发明中的所述第一Fc链和所述第二Fc链之间的所述连接为自连接。另外,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Fc链和所述的第二Fc链可根据本领域的常规理解,即两者构成人源IgG1的CH2-CH3。
较佳地,所述第一抗原结合功能区从N端到C端依次为TNFαR2和IL-17RA,所述第二抗原结合功能区从N端到C端依次为IL-17RC和TNFαR2。
为保证两部分的空间结构得以维持,并维持与原融合蛋白前的各部生物学功能,所述的第一抗原结合功能区中的所述TNFαR2和所述IL-17RA之间较佳地通过连接子1连接。同理,所述的第二抗原结合功能区中的所述IL-17RC和所述TNFαR2之间较佳地通过连接子2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连接子1或者所述的连接子2的氨基酸个数可为5~46个,优选46个;更佳地,所述的连接子1和/或所述的连接子2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进一步更佳地,编码所述连接子1或所述连接子2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
如上所述的Fc融合蛋白,较佳地,所述的第一抗原结合功能区的C端连接于所述第一Fc链的N端,所述第二抗原结合功能区的C端连接于所述第二Fc链的N端;更佳地,所述第一抗原结合功能区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3所示,所述第二抗原结合功能区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九州钰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九州钰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1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