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称重装置及具有其的称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2460.0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8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郑云鹏;郑官兴;李坤;安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4 | 分类号: | G01G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称重 装置 具有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称重装置及具有其的称重系统。称重装置用于对轨道车辆进行称重,称重装置包括:第一底座,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底座,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底座与第一底座间隔设置,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用于设置在轨道的两个并列的导轨上;其中,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均设有传感器,第一底座的第一端和/或第二底座的第一端与导轨的上端面相贴合,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设置在轨道上的预设位置,以测量轨道车辆的重量。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称重装置只能在固定地点对轨道车辆进行称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称重装置及具有其的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硫酸罐车用于装载和运输浓硫酸,由于硫酸具有强腐蚀性,若车体在静载、运行及转弯过程中同一轮对两个车轮所承受载荷偏差较大,将严重影响行车及环境安全。
现有称重装置为静态轨道衡,是一种在某一段固定的铁路下方安装称重装置以实现对列车静态称重计量。上述测试装置无法测试出单一车轮所承受的载荷,只能在固定地点对轨道车辆进行称重,无法实现称重地点可移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称重装置及具有其的称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称重装置只能在固定地点对轨道车辆进行称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称重装置,用于对轨道车辆进行称重,称重装置包括:第一底座,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底座,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底座与第一底座间隔设置,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用于设置在轨道的两个并列的导轨上;其中,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均设有传感器,第一底座的第一端和/或第二底座的第一端与导轨的上端面相贴合,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设置在轨道上的预设位置,以测量轨道车辆的重量。
进一步地,称重装置还包括连接杆组,连接杆组设置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以连接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
进一步地,称重装置还包括垫块,垫块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纳腔内;在竖直方向上,垫块位于传感器的上方;垫块的远离传感器的一端与轨道车辆的车轮踏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第一底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传感器上设有第二安装孔,垫块上设有第三安装孔,称重装置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后锁紧在第三安装孔内,以连接传感器、第一底座和垫块。
进一步地,第一底座上设有U形槽,垫块的朝向U形槽的一侧设有止挡面;第一底座还包括止挡件,止挡件设置在U形槽内,止挡件与止挡面相贴合地设置,以限制垫块在第一容纳腔内转动。
进一步地,传感器还包括数据线连接口,传感器的数据线经数据线连接口连接至计算机上,以输出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
进一步地,第一底座上设有第一耳板,第二底座上设有第二耳板,连接杆组的一端穿设在第一耳板内,连接杆组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二耳板内,以连接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
进一步地,连接杆组包括:第一杆段,与第一底座连接;第二杆段,与第二底座连接;连接杆段,设置在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之间,连接杆段可伸缩地设置,以调节连接杆组的长度。
进一步地,第一杆段和/或第二杆段与连接杆段螺纹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称重系统,包括多个称重装置,多个称重装置与轨道车辆的多个轮对一一对应设置,称重装置为上述的称重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可以设置在轨道上的预设位置,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位置检测轨道车辆的重量,进而实现了称重地点的可移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的称重地点固定的技术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静态轨道衡对轨道车辆进行称重而言,本申请的称重装置便于携带和移动,称重地点灵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2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涤纶的染色工艺
- 下一篇:一种数控加工用板件切割装置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