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聚唾液酸发酵液制备唾液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3388.3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松;王刚;袁丽霞;吴金勇;朱薇薇;王煜;李翔宇;孙立洁;王纪;姚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P19/26 | 分类号: | C12P19/26;C12R1/19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志敏;郝传鑫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唾液酸 发酵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采用聚唾液酸发酵液制备唾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大肠埃希氏菌发酵液,发酵液未经除菌,加热升温至65~95℃,调节pH至1.0~3.5,进行水解反应,得到水解液;
2)取步骤1)所得水解液,经过滤、浓缩、结晶、烘干,得到所述唾液酸;
所述步骤2)中过滤包括如下步骤:
S1、调节pH至中性,首次过滤,收集过滤清液,进行超滤,收集滤出液;
S2、取步骤S1收集的滤出液,调节pH至碱性,搅拌均匀后过滤,收集清液;
S3、取步骤S2收集的清液调节pH至中性,进行纳滤并收集截留液;
所述步骤S1和S2中的过滤选用陶瓷膜,陶瓷膜的孔径为10~50nm;
所述步骤S2中调节pH前将温度调整至25~35℃,pH调节至10~12;
所述步骤S3中纳滤采用的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800Da;
所述步骤S1中,陶瓷膜孔径为30nm,降温至36~45℃后进行超滤,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3000D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升温至85℃,用盐酸调节pH至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首次过滤收集清液后调整温度至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3任一步骤间可加入活性炭,并过滤,活性炭加入量为所述滤出液质量的0.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前,加入活性炭,并过滤,活性炭的加入量为滤出液质量的2%;
所述步骤S2中,降温至30℃后调节pH至11.5,陶瓷膜的孔径为30nm;
所述步骤S3中,纳滤采用的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500D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3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