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活塞油缸的缸体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3556.9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5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武江勇;张磊磊;李艳华;黄波;娄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B41/00;F15B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缸体 加工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活塞油缸的缸体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方法:将双活塞油缸的缸体毛坯加工为缸体,缸体包括两个圆筒和安装平板,圆筒的内孔用于设置活塞,两个圆筒并排设置,安装平板夹设在两个圆筒之间;检测两个圆筒的内孔的中心线所在平面是否分别与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垂直,第一基准面为安装平板与第一圆筒的外壁接触的面,第二基准面为安装平板与第二圆筒的外壁接触的面,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相对;当两个圆筒的内孔的中心线所在平面未分别与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垂直时,分别对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进行加工,直到两个圆筒的内孔的中心线所在平面分别与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垂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活塞油缸的缸体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油缸(也称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缸体上设有容置活塞的活塞孔。在加工缸体时,一般先加工出油缸的安装面(位于缸体外壁),再以安装面为基准面,在缸体上加工出活塞孔。
对于设置有两个活塞的油缸(以下简称为双活塞油缸),缸体包括两个活塞缸,两个活塞缸并排设置,两个活塞缸的活塞孔的开口方向和长度方向均相同,两个活塞缸之间夹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活塞缸接触的平面为油缸的安装面,一般要求两个活塞孔的中心线所在平面与安装面垂直。
在加工双活塞油缸的缸体过程中,由于工件变形和机床误差等原因,会导致以安装面为基准面加工活塞孔后,两个活塞孔的中心线(轴线)所在平面与安装面的垂直度超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活塞油缸的缸体加工方法,能够确保两个圆筒的内孔的中心线所在平面分别与基准面垂直。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活塞油缸的缸体加工方法,所述缸体加工方法包括:
将双活塞油缸的缸体毛坯加工为缸体,所述缸体包括两个圆筒和安装平板,所述两个圆筒中每个圆筒均为封底圆筒,所述每个圆筒的内孔用于设置活塞,所述两个圆筒并排设置,所述两个圆筒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两个圆筒的内孔开口对齐,所述安装平板夹设在所述两个圆筒之间;
检测所述两个圆筒的内孔的中心线所在平面是否分别与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垂直,所述第一基准面为所述安装平板与第一圆筒的外壁接触的面,所述第一圆筒为所述两个圆筒其中一个圆筒,所述第二基准面为所述安装平板与第二圆筒的外壁接触的面,所述第二圆筒为所述两个圆筒中另外一个圆筒,所述第一基准面和所述第二基准面相对;
当所述两个圆筒的内孔的中心线所在平面未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准面和所述第二基准面垂直时,分别对所述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进行加工,直到所述两个圆筒的内孔的中心线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准面和所述第二基准面垂直。
可选地,所述检测所述两个圆筒的内孔的中心线所在平面是否分别与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垂直,包括:
测量所述第一基准面到所述第一圆筒的内孔开口的中心的距离;
测量所述第二基准面到所述第二圆筒的内孔开口的中心的距离;
当所述第一基准面到所述第一圆筒的内孔开口的中心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基准面到所述第二圆筒的内孔开口的中心的距离之差小于目标距离差值时,确定所述两个圆筒的内孔的中心线所在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准面和所述第二基准面垂直。
可选地,所述测量所述第一基准面到所述第一圆筒的内孔开口的中心的距离,包括:
将所述缸体放置在镗床的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基准面水平朝上,所述第一圆筒位于所述第二圆筒的上方;
调整所述缸体的位置,以使所述两个圆筒的内孔开口朝向所述镗床的主轴;
确定所述两个圆筒的内孔的中心线所在平面与所述镗床的主轴垂直以及与所述镗床的Y轴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多传感器协同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与回收方法
- 下一篇:振膜、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