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电波触发的非接触式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5274.2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1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艾娜;张海潇;袁嘉楠;翟洁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21/04;G08B25/1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程晓霞;王品华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电波 触发 接触 报警装置 及其 报警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脑电波触发的非接触式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检测方法,解决了无接触式报警的技术问题,接收与检测单元中的所有构件安装于头带中,处理单元中的所有构件安装于盒中。发送单元即为用户智能手机。处理单元与头带、处理单元与用户间均通过一组蓝牙互联。接收与检测单元自然采集脑电波,处理单元进行计算,手机向外界发送求救短信。方法包括,佩戴头带实时采集脑电波信号;平稳状态无报警;突发状态用惊吓检测算法判断;突发状态判断报警;突发状态报警之后复位。惊吓和眨眼算法为本发明解决无接触式报警的核心算法。本发明为无接触式报警,无需手动干预自然报警,误报率低,便携,隐蔽性强,适合用于个人安全防身报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指应用于个人安全防护报警方面的技术,主要涉及非接触式报警,具体是一种脑电波触发的非接触式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检测方法,用于个人安全防身报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随身报警设备可以分为四类:接触式物件类、感应式物件类、手机App类、智能报警类,其启动方式大多数为主动触发,在紧急情况下受制于各种条件,无法进行主动干预导致其无法执行设定功能。物件类警报器如防狼报警器,此类产品相当于小型呼救音响,多做成小的挂饰,通过危险情况下接触开关,即可发出高达120分贝的蜂鸣声,无法提供定位信息和紧急求助报警的功能。感应式物件采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通过红外感应,探测靠近的人体进而触发警报。智能类产品如“怕怕智能防身报警器”,通过用户按动开关,开启GPS定位功能以及录音功能,采集位置信息和语音信息。在反馈确认报警操作后将录音以及位置信息通过蓝牙模块发送给手机,再通过手机APP编辑信息发送给存储联系人。如果反馈取消报警操作,则停止上述操作。手机App类此类产品较物件更加现代化,可以通过摇晃手机、插耳机插孔等方式触发警报器,并定位发送信息给紧急联系人或公安部门。
在专利号为CN206991514U的专利设计《便携式智能安防主动报警器》的专利设计中,公开了一种便携报警器,包括有壳体、PCB板、蜂鸣器、电源以及插销,其PCB板上设置有一插座,相对应的,壳体上设置有一插孔,上述插销穿过插孔可插拔式的设置在插座上,插销拔出状态下,蜂鸣器和LED报警灯开启,蜂鸣器发出高分贝报警声,LED报警灯不停闪烁进而吓退有违法意图的嫌疑人。插销插入状态下,蜂鸣器和LED报警灯关闭。
在胡冶,李川涛,祁富贵,王帅杰,张华,王健琪,路国华在中国医疗设备,2015,30(05):18-20.发表的《一种非接触式呼吸暂停报警装置的研制》一文中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呼吸暂停报警装置,主要采用生物雷达传感器对呼吸信号进行非接触式检测,通过硬件电路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最后将预处理后的信号接入单片机进行呼吸暂停综合判断及报警。该系统中没有设置无线通讯模块,因此无法使报警信号通过无线的方式远距离传送,不适用于远程无线监护,无法在危急情况下及时向外界求救。另外,设备无法消除运动产生的干扰,用户的使用状态限制为静息态,无法在活动状态下使用。
市面上主流报警产品主要为物件类报警器,由于触发方式为主动触发,在人身自由受限的情况下不易进行报警操作,且由于拉环等报警触发器件在日常活动中容易脱落、报警环节不存在反馈环节等原因,误报率较高,另由于没有形成与互联网相连的系统,报警方式单一,在偏僻区域无法及时获取外界帮助,易贻误报警时机。
为了保护突发事件中的个人安全,需要一种无需手动干预且不易被发现的报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缺陷和需求,提出一种无需手动接触、误判率低、便携的脑电波触发的非接触式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52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血管内介入机器人、导管及血管内介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