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高强拖缆的弹载阻尼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6513.6 | 申请日: | 2020-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8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权;杨靖;薛耀辉;白风科;龙鹏翼;杨树兴;杨波;朱光明;牛大山;张建军;侯云辉;韩顺利;康隽睿;王怡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12/52 | 分类号: | F42B12/52;B65H49/24;B65H49/32;F16F15/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会允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高强 阻尼 放线 装置 | ||
1.一种针对高强拖缆的弹载阻尼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轴承座(2-1)、第二轴承座(2-2)、摩擦副(3)、滚筒(4)、转轴(5)、锁紧螺母(6)以及压缩弹簧(8);所述装置安装于母弹;
所述滚筒(4)的外圆周面为绕线段;绕线段上绕制拖缆;
所述摩擦副(3)包括摩擦片固定座(3-1)、定摩擦片(3-2)以及动摩擦片(3-3);
所述摩擦片固定座(3-1)上端具备摩擦片安装腔;所述摩擦片安装腔为圆柱腔体,内圆周面均匀开设轴向导轨槽,腔体两端中央开设通孔;
所述定摩擦片(3-2)与所述动摩擦片(3-3)间隔设置于所述摩擦片安装腔内;
所述定摩擦片(3-2)为齿状圆盘,即边缘均匀设有锯齿,锯齿与所述导轨槽相配合,可沿导轨槽做轴向运动;所述定摩擦片(3-2)开设中央圆孔;
所述动摩擦片(3-3)为中央开设正六边形孔的圆盘,其中正六边形孔尺寸小于所述定摩擦片(3-2)上的中央圆孔;动摩擦片两面靠近外圆位置,均匀涂覆厚度0.2mm的圆环摩擦材料;
所述转轴(5)从一端开始顺次为第一轴承座安装段、螺纹段、摩擦副安装段、滚筒配合安装段以及第二轴承座安装段;
其中转轴(5)通过滚筒配合安装段与所述滚筒(4)配合固定安装,转轴(5)通过第一轴承座安装段与所述第一轴承座(2-1)旋转安装,转轴(5)通过第二轴承座安装段与所述第二轴承座(2-2)旋转安装,所述摩擦副安装段截面为正六边形,其尺寸与所述动摩擦片的正六边形孔尺寸相匹配,用于与所述动摩擦片(3-3)卡接,实现转轴(5)与所述摩擦副(3)的连接;
所述锁紧螺母(6)与转轴(5)的螺纹段螺纹连接;锁紧螺母(6)位于近第一轴承座(2-1)的一端,锁紧螺母(6)与所述摩擦副(3)之间的螺纹段上套接所述压缩弹簧(8);
二次子弹抛出后,当二次子弹线管上的拖缆释放完成后,母弹上安装的该阻尼放线装置上缠绕的拖缆开始释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包括滚筒主体、滚筒端板以及内筒(4-3),所述滚筒主体为空心圆筒形结构;滚筒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主体的两端面上,滚筒盖板为中央凹陷的圆板状结构,包括中央凹陷部(4-1)和边缘(4-2),滚筒盖板中央凹陷部(4-1)卡入滚筒主体内,边缘(4-2)将滚筒盖板限位在滚筒主体端面上;两端的滚筒盖板之间通过内筒(4-3)固连,所述内筒(4-3)的内壁上设有键槽,用于与所述转轴(5)的滚筒配合安装段通过键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凹陷部(4-1)和边缘(4-2)上均布减重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导向轴,所述第一轴承座(2-1)与所述摩擦副(3)的下端通过导向轴(9)相连;
所述锁紧螺母(6)包括一体化的螺母本体(6-1)和拨叉(6-2);所述螺母本体(6-1)与转轴(5)的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拨叉(6-2)由两个拨叉支脚组成;所述导向轴(9)位于两个拨叉支脚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弹簧套(7),弹簧套(7)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压缩弹簧(8)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1片所述定摩擦片(3-2)与2片所述动摩擦片(3-3)成组配套使用。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8)包括外弹簧和内弹簧,所述内弹簧嵌套在外弹簧的内腔,内弹簧套接在所述锁紧螺母(6)与所述摩擦副(3)之间的螺纹段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底板(1),其中第一轴承座(2-1)、第二轴承座(2-2)以及摩擦片固定座(3-1)的下端均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螺纹段的螺纹为左旋螺纹,螺纹牙形为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65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加载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烘焙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