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钢生产精炼处理的测温取样机器人工艺布置及作业流程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9524.X | 申请日: | 202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东;刘景亚;杨宁川;万小丽;张燕彤;谭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12 | 分类号: | G01K13/12;G01N1/14;B25J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钢 生产 精炼 处理 测温 取样 机器人 工艺 布置 作业 流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炼钢生产精炼处理的测温取样机器人工艺布置及作业流程,包括:在主操作平台布置有与钢包车轨道平行的机器人走行轨道、机器人本体、测温取样枪、探头存放架、纸管刮除器和钢样剥离装置,机器人在走行轨道上移动,可以到达多个工位,在不同工位完成钢液测温、钢液取样、接插纸管探头、刮除纸管探头等作业。本发明使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测温取样,避免操作工被钢渣喷溅烫伤,同时,利用机器人自动测温取样,通过控制测点在钢液面下的深度和位置的一致,保持检测数据的稳定性、一致性,是一种保证钢铁产品质量的先进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炼钢生产精炼处理的测温取样机器人工艺布置及作业流程。
背景技术
现代炼钢生产主要分为初炼与精炼两个阶段,初炼采用的工艺方法主要包括转炉、电炉、感应炉等,精炼是将初炼后的钢水,按照最终钢水产品要求的温度和成分进行处理。在精炼处理过程中,按工艺要求需对钢水进行多次测温和取样分析。
然而,目前的测温取样作业有人工测温取样和自动装置测温取样两种形式。采用自动装置测温取样需要人为更换探头,没有达到改善工人作业环境的目的,同时,自动装置的行程固定,不能适应钢水装入量变化引起钢液面高度变化时探头插入深度一致性要求,造成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和可信度下降,甚至由于插入深度过大造成的烧枪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钢生产精炼处理的测温取样机器人工艺布置及作业流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装置测温取样无法达到一键式智能化自动炼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炼钢生产精炼处理的测温取样机器人工艺布置及作业流程,包括:
步骤S1,检测到吊包位上的钢包车有待处理的钢液时,利用炼钢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氩气搅拌钢液,均匀钢包内钢液温度;
步骤S2,获取在所述吊包位上所述钢液高度,测温取样上位机系统计算所述钢液的测点位置,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机器人本体按照所述测点位置测量所述钢液温度数据;刮出测温取样枪废弃的测温探头而接插取样器,所述机器人本体在测点位置进行取样并剥离取样后的钢样,直至根据炼钢自动化控制系统发送的指令在对应的探头存放架上更换测温探头;
步骤S3,在所述吊包位完成测温取样作业后,所述机器人控制系统依据时序控制机器人本体移动到处理位;
步骤S4,所述机器人本体按照所述测点位置测量所述钢液温度数据;刮出测温取样枪废弃的测温探头而接插取样器,所述机器人本体在测点位置进行取样并剥离取样后的钢样,直至根据炼钢自动化控制系统发送的指令在对应的探头存放架上更换测温探头。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炼钢生产精炼处理的测温取样机器人工艺布置及作业流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炼钢生产的精炼处理工艺中采用本发明进行机器人测温取样作业,可使钢水进站和出站的钢液成分及温度判定更加稳定,钢水冶炼过程控制更加准确,可为冶金控制模型的运算快速提供输入数据,为更加准确的进行精炼操作,减少合金消耗,为提高合金收得率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品种钢冶炼,在高节奏生产过程中提高了产量同时确保了钢水质量。
使用本发明进行机器人测温取样操作,可实现多次自动化测温取样,避免操作工被可能发生的钢渣喷溅烫伤,同时可以根据钢液面的位置自动确定测点坐标,避免探头插入深度过深或过浅使得操作失败,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和数据的可靠性、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炼钢生产精炼处理的测温取样机器人工艺布置作业流程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炼钢生产精炼处理的测温取样机器人工艺布置在吊包位上作业流程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炼钢生产精炼处理的测温取样机器人工艺布置在处理位上作业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9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