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铁醇盐纳米酶的As5+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0682.7 | 申请日: | 202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0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徐雪超;牛湘衡;李欣;潘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G01N2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铁醇盐 纳米 as base sup | ||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As5+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铁醇盐纳米酶的As5+比色检测法,包括:用去离子水配制1 mg·mL‑1的铁醇盐纳米酶溶液,分别取100µL的铁醇盐纳米酶溶液分散在2700µL醋酸‑醋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100µL不同浓度的As5+,孵化0.5~5 min;分别将100µL的5 mM的TMB乙醇溶液加入,孵化10~30 min;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混合溶液紫外吸收光谱,记录波长为652 nm处的吸光度并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将待测As5+样品重复上述步骤测定吸光度;并与标准工作曲线比对,即得As5+浓度。本发明利用铁醇盐纳米酶比色检测As5+,检测过程条件温和,实现As5+的方便、快速检测,成本低廉;检测范围宽至3.33~333.33µg·L‑1,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对砷离子的最低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As5+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铁醇盐纳米酶的As5+比色检测法。
背景技术
由于矿产的开发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无机砷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日趋严重。据调查,全球至少有2000万人生活在严重无机砷污染的地区。在自然界中,五价砷酸盐(As5+)和三价亚砷酸盐(As3+)是无机砷的最常见的化学形态。无机砷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严格规定饮用水中的砷含量不得高于10μg·L-1。因此,无机砷的定量检测,对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无机砷检测方法主要有仪器分析法、电化学法、生物传感法和比色法等,其中仪器分析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等,具备有检测限低、选择性优、精确度好等特点。但适用的线性范围较窄,且操作步骤繁琐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电化学方法可用于砷的多种形态的分析,由于电化学法在测定无机砷过程中产生的是电信号,因而电化学法适用于无机砷连续不间断检测。但是电化学法检测无机砷容易受电极影响,且电极寿命较短,成本高昂。生物传感分析法检测无机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度、可移植性、样本需求量低等优点,可以用于痕量无机砷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分析。但这种方法需要专门的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细胞转化,步骤繁琐,且成本昂贵,应用范围有限。比色法能进行可视化检测,是一种较为直观的无机砷检测方法。
此外,纳米酶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具有与天然酶类似的催化活性,能够催化一些特定的反应。纳米酶比色法,采用纳米酶来检测目标物具有合成方便、原理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纳米酶比色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机砷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限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基于铁醇盐纳米酶的As5+比色检测法。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铁醇盐纳米酶的As5+比色检测法,步骤如下:
(1)用去离子水配制1mg·mL-1的铁醇盐纳米酶溶液,分别取100μL的铁醇盐纳米酶溶液分散在2700μL醋酸-醋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100μL不同浓度的As5+,孵化0.5~5 min,优选2min;
(2)分别将100μL的5mM的TMB乙醇溶液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孵化10~30min,优选20min;
(3)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混合溶液紫外吸收光谱,记录波长为652nm处的吸光度并绘制As5+浓度-吸光度标准工作曲线;
(4)将待测As5+样品重复步骤(1)~(3),以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652nm处吸光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0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