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蜂蜜中外源甜菜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1585.X | 申请日: | 2020-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钟其顶;王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72;G01N2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10001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蜂蜜 中外 甜菜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检测蜂蜜中外源甜菜糖的方法,属于食品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原蜜样品,去除水分,配制原蜜样品的水溶液,发酵,将原蜜样品转化成乙醇,测定乙醇的氢同位素比值,构建原蜜转化的乙醇的氢同位素比值数据库;2)将待测蜂蜜,去除水分,配制待测蜂蜜的水溶液,发酵,将待测蜂蜜转化成乙醇,测定乙醇的氢同位素比值;3)将步骤2)待测蜂蜜乙醇的氢同位素比值测定结果与步骤1)所得原蜜样品的乙醇的氢同位素比值数据库进行比较,若待测蜂蜜的测定结果小于数据库的最小值,则认定待测蜂蜜中添加了甜菜糖。本发明主要用于检测蜂蜜中外源甜菜糖,有效解决了蜂蜜领域中缺乏简单快速、低成本检验甜菜糖的方法的应用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检测蜂蜜中外源甜菜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蜂蜜是颇受青睐的养生保健食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蜂蜜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我国蜂群总数已达到920万群,占世界蜂群总数的13%。我国蜂蜜产量从2011年的41.18万吨上升到2018年的54.25万吨,居世界之首,出口量12.93万吨,同比增长0.74%,是世界蜂蜜贸易量的1/4。
目前我国蜂产业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全国已有1300余家不同规模的蜂产品加工企业取了国家认证,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有七家,省级龙头企业35家,行业龙头企业65家。由于蜂蜜属于靠天吃饭的产业,近年来蜂蜜造假事件频发,一些蜂蜜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赚取利润,在售价较高的蜜种中掺入价格低廉的油菜花蜜等,有些企业甚至为了提高产量在蜂蜜中加入蔗糖、糖浆等廉价原料。
为了规范蜂蜜行业的发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中国蜂产品协会制定了《蜂蜜》团体标准,相对于国家标准增加了蜂蜜真实性判定的检验方法,明确了应用碳同位素技术检测蜂蜜中的碳-4类植物糖,但该方法仅限于检测甘蔗糖、玉米糖浆等碳-4类植物糖,诸如甜菜等物质与蜜源植物同属碳-3植物,碳同位素技术失去作用。
氢同位素特征可用于检测蜂蜜中的甜菜糖,但由于氢同位素比值测定时需排除蜂蜜中水分、蜂蜜中糖的羟基氢的影响,因而不能直接利用蜂蜜中氢同位素比值的平均值。
在此背景下,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制定了点特异性分馏-核磁共振(SNIF-NMR)检测蜂蜜中甜菜糖的方法。该方法需要①将蜂蜜稀释后经过酵母菌发酵转换成乙醇,由于糖转化为乙醇过程中,一些不可交换氢成分会转移到乙醇的甲基位点上;②通过特定微蒸馏系统在保证无同位素分馏的情况下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乙醇,③准确测定提取物中乙醇浓度并精确称量乙醇进样量,④使用大功率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乙醇甲基上的氢同位素比值,记为蜂蜜中糖的不可交换氢的同位素比值。
然而,该技术存在两大缺点:①上述微蒸馏系统需要特别定制才能达到回收率高于96.5%、馏分中乙醇浓度大于95%v/v的要求,该微蒸馏系统为法国Eurofins公司的专利产品,单套需80万人民币,而且使用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高,尽管如此,单次蒸馏的时间也需要4h以上;②核磁共振仪测定乙醇甲基的氢同位素比值,其原理是测定定量样品中甲基位点的氘的绝对含量,由于自然状态下氘的含量仅占氢原子的0.02%,因此为得到足够的信噪比和稳定性,单一样品的测定时间长达5h以上。上述两个缺陷导致该项技术的分析效率很低,而且我国至今尚无一单位能够运用该技术,这严重妨碍了我国在蜂蜜掺假检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准确分析蜂蜜中总糖的不可交换氢的稳定氢同位素特征,构建该特征的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甜菜糖。
本发明提出一种检测蜂蜜中外源甜菜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原蜜样品,去除水分,配制原蜜样品的水溶液,发酵,将原蜜样品转化成乙醇,测定乙醇的氢同位素比值,构建原蜜转化的乙醇的氢同位素比值数据库;
2)将待测蜂蜜,去除水分,配制待测蜂蜜的水溶液,发酵,将待测蜂蜜转化成乙醇,测定乙醇的氢同位素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15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