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烟皱缩率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7034.4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许洪庆;欧明毅;吴有祥;张适洲;刘素参;潘俊闽;龚霜;王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00 | 分类号: | A24B3/00;A24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曾晨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皱缩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片烟皱缩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片烟复烤工序的皱缩率;
S2、确定在同一等级下的原料烟叶的含水率;
S3、分别建立原料烟叶关于不同含水率的皱缩率控制模型,并将各不同含水率的皱缩率控制模型合并,组成皱缩率控制模型,并存储;
S4、检测系统检测当前原料烟叶信息,并传递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相应的原料烟叶信息,使用相应的含水率的皱缩率控制模型对应的关键控制指标进行参数控制调整;
所述不同含水率的皱缩率控制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设定打叶工序中的打叶次数Dn及打叶风分次数Fn,其中n为自然数;
S12、分别设定各打叶次数的打叶频率范围,各打叶风分次数的强度范围;
S13、在每一打叶次数的打叶频率范围内,及在每一打叶风分次数的强度范围内,均任选p个点的参数,组成H组打叶工序参数组Hp;
S14、使用Hp组打叶工序参数组进行分别打叶,分别检测各打叶工序参数组打叶后及复烤后烟片结构分布,并计算出相应的大中片的实际皱缩率;
S15、对步骤S14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与皱缩率呈负相关关系的打叶次数DK的打叶频率及打叶风分次数FL的打叶风分强度为关键控制指标;
S16、依据S15获得皱缩率Y的控制模型公式:其中A为常数,B为打叶次数所对应的系数,C为打叶风分次数所对应的系数,k和L均为自然数,其中Xk为k次打叶频率,且在打叶频率范围内;XL为L次打叶风分强度,且在打叶风分次数的强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烟皱缩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原料烟叶的品种或种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烟皱缩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6后还包括验证程序,将S14中的Hp组打叶工序参数组中每组中对应的参数代入到S16中的控制模式公式,得到每组的预测皱缩率,并与每组实际皱缩率进行比对;
若误差在设定范围内,则所述皱缩率Y的控制模型公式:的吻合度高;
若误差不在设定范围内,则重复S13至S16,重新确定皱缩率Y的控制模型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烟皱缩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大中片的实际皱缩率=(打叶后大中片率-复烤后大中片率)/打叶后大中片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70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