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DK辅助基团及基于BDK辅助基团的普卡那肽及类似物的液相全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9297.9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5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钦传光;李海迪;张子鑫;李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07K1/02;C07K1/06;C07K1/10;C07F9/3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dk 辅助 基团 基于 类似物 液相全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BDK辅助基团及基于BDK辅助基团的普卡那肽及其类似物的液相全合成方法,合成步骤:BDK辅助基团替代固相树脂,在偶联脱水剂的作用下与N‑端Fmoc保护的氨基酸的C‑端连接;然后分离纯化、脱除N‑端Fmoc、多肽偶联;重复以上依次偶联上相应的氨基酸,构建普卡那肽及其类似物前体的氨基酸序列;再侧链脱保护、分离纯化得到普卡那肽及其类似物。与目前已有的合成方法相比,本发明兼备了液相和固相合成法的优点,可以更加简便、快捷、节约、高效地合成制备谷胱甘肽,而且磷酸酯类载体可以回收再生并循环利用,降低原材料浪费,减少废弃物污染,节约成本,利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与多肽合成领域,涉及一种BDK辅助基团及基于BDK辅助基团的普卡那肽及其类似物的液相全合成方法。尤其涉及合成普卡那肽及其类似物的一种基于小分子载体,4,4’-双(二苯基次磷酰氧基)二苯甲酮衍生物(4,4’-Bisdiphenylphosphinyloxyl Diphenyl Ketone,BDK结构式如图2中的A)的普卡那肽及其类似物(结构见图2)的液相全合成方法的普卡那肽及其类似物全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本发明以磷酸酯类小分子BDK 衍生物为载体替代固相树脂载体,辅助分离纯化,兼备了液相和固相合成法的优点,可以更加简便、快捷、节约、高效地合成制备普卡那肽及其类似物,而且磷酸酯类载体可以回收并再生利用,降低原材料浪费,减少废弃物污染,节约成本,利于环保。
背景技术
普卡那肽(Plecanatide,结构见图2),其他译名为皮卡那肽,研究代号SP-304和GCRA 等。最初由美国Callisto制药公司研制,然后转让给Synergy Pharmaceuticals开发的口服鸟苷酸环化酶-C(GC-C)激动剂,于2017年1月19日首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Trulance。普卡那肽是促尿钠排泄的鸟苷酸环化酶C(Guanylatecyclase-C, GC-C)受体激动药,能调节胃肠道中的酸碱离子,诱导液体转运进入胃肠道,增加胃肠道的蠕动,用于治疗成人胃肠道疾病,如慢性特发性便秘(Chronicidiopathicconstipation,CIC) 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它是一种合成的人类尿鸟苷蛋白(Uroguanylin,UG)的类似物,含有双二硫键连接的16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英文化学名为: L-asparaginyl-L-α-aspartyl-L-α-glutamyl-L-cysteinyl-L-α-glutamyl-L-leucyl-L-cysteinyl-L-valyl-L -asparaginyl-L-valyl-L-alanyl-L-cysteinyl-L-threonyl-L-glycyl-L-cysteinyl-L-leucine cyclic(4→12), (7→15)-bis(disulfide),中文化学名为(第4与12位L-半胱氨酸),(第7与15位L-半胱氨酸) 环状双二硫键结合的L-天冬酰胺酰基-L-α-天冬氨酰基-L-α-谷氨酰基-L-半胱氨酰基-L-α-谷氨酰基-L-亮氨酰基-L-半胱氨酰基-L-缬氨酰基-L-天冬酰胺酰基-L-缬氨酰基-L-丙氨酰基-L-半胱氨酰基-L-苏氨酰甘氨酰-L-甘氨酰基-L-半胱氨酰基-L-亮氨酸。普卡那肽的氨基酸序列与尿鸟苷的相似,只是在尿鸟苷N-端的3位用谷氨酸(Glu)取代天冬氨酸(Asp)。普卡那肽的结构与多卡那肽(Dolcanatide)相似,只是两端的氨基酸被它们各自的D-立体异构体所取代。普卡那肽及其类似物具有四个半胱氨酸(Cys),能够形成两个分子内二硫键,见文献1: Shailubhai K.,Comiskey S.,Foss J.A.,Feng R.,Barrow L.,Comer G.M,JacoG.S.b.Plecanatide, an Oral Guanylate Cyclase C Agonist Acting Locally in theGastrointestinal Tract,Is Safe and Well-Tolerated in SingleDoses.Dig.Dis.Sci.,2013,58:2580–2586.DOI 10.1007/s10620-013-2684-z.和文献2:Shailubhai K.,Palejwala V.,Arjunan K.P.,Saykhedka S.r, Nefsky B.,J.AFoss,Comiskey S.,Jacob G.S.,S.E.Plevy.Plecanatide and dolcanatide,novel guanylatecyclase-C agonists,ameliorate gastrointestinal inflammation in experimentalmodels of murine colitis.World J.Gastrointest Pharmacol Ther.,2015,6(4):213-222.。Plecanatide的分子量为1.682kDa,与天然尿鸟苷蛋白(Uroguanylin)有1个氨基酸区别,使得其稳定性更好、与 GC-C受体的结合活性增强了8倍,Dolcanatide为Synergy公司开发的第二个Uroguanylin类似物,目前处于溃疡性结肠炎(UC)的Phase 1临床研究阶段,结构如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9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