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建筑拆封作业平台及其拆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9826.5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2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军;王飞飞;陈耀辉;潘博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星际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8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亚楠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建筑 拆封 作业 平台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建筑拆封作业平台,包括甲板、塔楼、封堵作业模块、绕桩吊机、第一起吊机以及第二起吊机,甲板的外轮廓呈菱形,塔楼和绕桩吊机相对设置于甲板的锐角端,第一起吊机和第二起吊机相对设置于甲板的钝角端,封堵作业模块可拆卸设于甲板上,利用甲板的锐角端可进入较狭小的位置进行固定,灵活性高,绕桩吊机实现待拆解平台的拆除作业,可拆卸的封堵作业模块实现井口的封堵作业,当封堵完成后,可将封堵作业模块进行移除,使得甲板作为可以存放拆除模块的区域,提高了该作业平台空间利用率以及作业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海上建筑拆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建筑拆封作业平台及其拆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钻井开采活动已经开展数十年,一些近海的固定式平台由于油藏资源枯竭或二次开采成本过高等原因大部分处于关井闲置状态,加之年代久远,部分已经不具备再次工作能力,长期荒废在相关海域,对周围海洋环境和航运等存在着潜的风险。相关国家已经立法针对一定年限的废弃平台进行拆卸封井的工作。据估计,不久的将来海外国家有近500个油气生产设施上的约3000口油气井列入弃井计划,由此产生了相当大规模的拆井作业市场,将会来带上千亿美元的潜在市场。
在国内,由于海洋石油开采活动开始较晚,目前还未出现大规模需要拆井作业的平台,所以还是以传统作业方式对的废弃固定式平台进行拆除,该方式是浮吊和驳船配合的形式进行吊装转运,前提固定平台的模块要先进行一定部分的拆解和井口及井下的封堵弃井作业,但是相当大部分的废弃平台已经不具备弃井封堵等作业能力,而且局限于固定式平台周围复杂的环境,浮吊和驳船往往不能非常顺利地进行拆解转运工作,十分耗时耗力,拆封作业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更加方便快捷地对废弃固定式平台进行拆封作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建筑拆封作业平台,包括甲板、塔楼、封堵作业模块、绕桩吊机、第一起吊机以及第二起吊机,所述甲板的外轮廓呈菱形,所述塔楼和所述绕桩吊机相对设置于所述甲板的锐角端,所述第一起吊机和所述第二起吊机相对设置于所述甲板的钝角端,所述封堵作业模块可拆卸设于所述甲板上,所述第一起吊机与所述绕桩吊机之间形成第一对接口,所述第二起吊机与所述绕桩吊机之间形成第二对接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封堵作业模块包括封堵台以及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一端与所述封堵台相连接,所述伸缩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甲板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起吊机安装于靠近所述绕桩吊机的一侧,所述第二起吊机安装于靠近所述塔楼的一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锐角端的角度范围为50°至80°,所述钝角端的角度范围为100°至13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锐角端的角度为75°,所述钝角端的角度为10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海洋平台还配备用于转运拆解模块以及封堵作业模块的接驳船,当所述封堵作业模块从所述第一对接口移出至待拆解平台时,所述接驳船与所述第二对接口相接驳;
当所述封堵作业模块从所述第二对接口移出至待拆解平台时,所述接驳船与所述第一对接口相接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甲板为自升式板台,所述甲板的底端设有拖轮或者推进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海上建筑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作业平台移动待拆解平台附近,并摆放至适合与所述待拆解平台相对接的方位,将所述作业平台与所述作业平台相对接,并抬升至作业高度;
步骤二、将所述待拆解平台划分为井口区域和其余区域,将绕桩吊机转向所述井口区域进行模块的拆除作业,并将拆除模块临时存放于所述其余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星际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星际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9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