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脱轨识别预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3953.2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钦悦;龚凯;刘林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7/22 | 分类号: | B60T7/22;B61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青***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脱轨 识别 预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列车脱轨识别预警装置,该装置由激光测距装置,预警报警模块以及终端处理模块构成,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传感器保护罩和T型组合杆件,所述传感器保护罩内设置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T型组合杆件通过U型管卡固定在转向架摇枕上;所述预警报警模块是通过数据线实时获取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数据,将数据处理后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在出现超过阈值的数据时通过无限通信装置发出信号启动终端处理模块;所述终端处理模块包括制动处理模块和驾驶室报警模块,制动处理模块可以自动降低列车运行时速,报警模块为启动驾驶室的报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列车故障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轨识别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列车脱轨是指车轮在运行过程中离开了钢轨,使得钢轨对轮对的垂向和横向约束力消失,列车无法继续在轨道上正常的运行。而造成脱轨的原因往往难以查清,从脱轨的线路类型来分析,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重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线路由于其运行时速及列车载重的不同,造成脱轨的主要原因也不一致,随着运行时速的提高,轮对与钢轨之间的粘粘性就会降低,受到外部天气环境影响的风险增大;列车载重越大,钢轨的承受力会变大,运行过程中受到钢轨自身平顺性等形态影响的几率会加大。目前针对列车脱轨的检测装置并没有在列车上进行安装,相应检测手段也是针对列车脱轨后采取措施,无法避免脱轨对列车及乘客造成的危害。
目前国内外针对列车脱轨的装置或技术主要在于发生脱轨现象之后的报警及处理办法,暂时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降低脱轨概率的技术手段。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发明的研究对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脱轨识别预警装置,旨在适应现有列车构造的同时,对列车脱轨的情况及时采取预防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列车脱轨识别预警装置,该装置由激光测距装置,预警报警模块以及终端处理模块构成,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传感器保护罩和T型组合杆件,所述传感器保护罩内设置有激光测距传感器,且激光测距传感器包含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T型组合杆件通过U型管卡固定在转向架摇枕上;所述预警报警模块是通过数据线实时获取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数据,将数据处理后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在出现超过阈值的数据时通过无限通信网络启动终端处理模块;所述终端处理模块包括制动处理模块和驾驶室报警模块,制动处理模块可以自动降低列车运行时速,报警模块为启动驾驶室的报警设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激光测距传感器依次布置在组合杆件中横向钢管的左侧最底端、右侧最底端以及中间竖向底部的左右两侧,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组合杆件内藏的数据线传输至预警报警模块。
作为优选方案,组合杆件的横向钢管分别在左右两侧通过两个U型管卡固定在转向架摇枕上,竖向钢轨在上部通过一个U型管卡固定在转向架摇枕上。
作为优选方案,预警报警模块位于对应列车车体的中部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预警报警模块和终端处理模块通过无限通信网络进行连接,同时布置有数据传输线作为应急方案。
制动处理模块安装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
报警模块安装在列车故障显示器中。
进一步的阐述,所述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其激光照射点为钢轨轨头位置。
进一步的阐述,所述传感器保护罩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板上,底座板和组合杆件焊接形成整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装置安装便捷,在不影响车体转向架的现有架构的前提下,通过在摇枕上加装该装置进行实现。
(2)设别精准度高,相对于通过加速度等换算指标来进行判别的方式,本装置通过脉冲激光来实现距离判别,分析上更贴近实际运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3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