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气囊门的铰链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7641.9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8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安在宪;禹桢薰;韩寅守;韩胜植;郑益溱;李章源;金胜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德洋产业 |
主分类号: | B60R21/231 | 分类号: | B60R21/231;B60R21/2338;B60R21/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徐丽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囊 铰链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囊门的铰链结构。该用于气囊门的铰链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防震垫内;气囊,设置在壳体内;气囊门,设置在防震垫的与气囊相邻的后表面上;铰链部分,设置在气囊门的后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及基布构件,设置在铰链部分、壳体和气囊门的至少一部分处,所有这些部件构成气囊组件,其中,铰链部分构造成在气囊门打开时断裂,并且基布构件用于使得铰链部分断裂之后气囊门在与壳体连接的同时打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囊门的铰链结构。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用于气囊门的铰链结构,其消除了以下问题:由于气囊在高压下膨胀而导致气囊门不稳定地打开,在气囊膨胀之前气囊门的铰链部分断裂,并且由于气囊尺寸的增加而产生气囊组件的潜在断裂。
背景技术
通常,安装在前排乘客座椅上的气囊构造成使得气囊模块设置在防震垫中。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气囊门打开,然后膨胀,从而吸收对乘客的冲击。
为了改善外观,在防震垫上设置的不可见的气囊开口部与防震垫一体地形成,使得从外部看不到开口线。在表皮层的内表面中形成有表皮开口部,以使得在气囊膨胀时能够容易地打开面板。
气囊开口部设置有开口线,该开口线的厚度减小从而在防震垫中形成相对弱的部分,因此,在气囊膨胀时气囊门沿着该开口线打开,该开口线具有相对薄的厚度。通常,通过对气囊开口部进行注射成型以使得开口线具有相对薄的厚度,或者通过在防震垫的注射成型之后通过使用激光束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密纹来制备气囊开口部。
图1是示出用于气囊开口部的传统铰链结构的横截面图。如图1中所示,在前排乘客座椅前方设置防震垫1,并在该防震垫1内部设置气囊模块2以便与之间隔开。
气囊模块2构造成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允许气囊膨胀。如图所示,防震垫1的面向气囊模块2的内表面设置有具有铰链部分11的气囊开口部10。
由于气囊开口部10通常熔合到防震垫1的内表面并在其相对于铰链部分11的端部处被切割,因此在气囊膨胀时,气囊门围绕充当旋转轴的铰链部分11向外旋转。
然而,由于图1所示的这种铰链结构构造成使得气囊开口部10由单一材料制成并应用于具有相对低爆炸压力的气囊,例如无动力气囊,其在韩国和欧洲使用,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当将结构件应用于在北美使用的具有相对高爆炸压力的气囊时,在气囊膨胀时气囊开口部通常不会打开并且铰链部分断裂。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不构成该国中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与现有技术有关的上述问题而做出了本公开,并且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囊门的铰链结构,其使得气囊门借助于基布构件(scrim member)容易地打开,其定位于铰链部分和气囊门的至少一部分上。
此外,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囊门的铰链结构,其构造成使得铰链部分断裂并且使得气囊门在连接至基布构件的同时旋转。
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从以下详细描述和实施方式,本公开的其他具体细节将变得显而易见。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组合中公开的方式来实现。
用于实现本公开的目的的用于气囊门的铰链结构如下构造。
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囊门的铰链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防震垫内;气囊,设置在壳体内;气囊门,设置在防震垫的与气囊相邻的后表面上;铰链部分,设置在气囊门的后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及基布构件,设置在铰链部分、壳体和气囊门的至少一部分处,所有这些部件构成气囊组件,其中,铰链部分构造成在气囊门打开时断裂,并且基布构件用于使得铰链部分断裂之后气囊门在与壳体连接的同时打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气囊门的铰链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应力引发部分,其设置在气囊门上并且对其施加气囊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德洋产业,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德洋产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7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未读消息通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基于硅基封装基板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