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头部定向/定位的方法、控制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8550.7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约尔格·安格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5 | 分类号: | B60R21/015;B60W40/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潘小军;李骥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头部 定向 定位 方法 控制器 计算机 程序 产品 | ||
本发明涉及确定车辆乘员的头部定向/定位的方法、控制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赖于相对于第一传感器的布置的不同的头部定向和/或定位来确定布置在车辆的内部空间中的第一成像传感器的针对头部定向和/或定位的第一检测区域;依赖于相对于第二传感器的布置的不同的头部定向和/或定位来确定布置在车辆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成像传感器的针对头部定向和/或定位的第二检测区域;并且依赖于车辆乘员的头部定向和/或定位地利用如下那个传感器来确定头部定向和/或定位,在这个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中能比在另一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中更好地确定头部定向和/或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确定车辆乘员的头部定向和/或定位的方法、控制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此外,本发明涉及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控制器的车辆的内部空间监控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计算机可读的数据载体,在其上存储有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用于控制机动车中的安全系统的设备是公知的。例如,DE19932520A1公开了一种用于依赖于来自用于检测机动车辆的座椅上的对象和/或人的定位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机动车辆中的至少一个安全系统的设备,其中,将至少两个指向座椅的相机设置为传感器,其中,在评估单元中,用在相机中记录的二维图片获得对象和/或人的三维图像,从该三维成像推导出输出信号,其中,能经由评估单元将位于座椅上的人的头部的大小和/或形状作为输出信号输出。
在凭借相机系统进行探测的情况下可行的是,由头部来确定定位和定向。实现针对所有头部姿势的高精度是大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开始本发明。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优化头部定位数据。
在说明书和附图中阐述了本发明和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用于确定车辆乘员的头部定向和/或定位。该方法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即,首先依赖于相对于第一传感器的布置的不同的头部定向和/或定位来确定布置在车辆的内部空间中的第一成像传感器的针对头部定向和/或定位的第一检测区域。此外,首先依赖于相对于第二传感器的布置的不同的头部定向和/或定位来确定布置在车辆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成像传感器的针对头部定向和/或定位的第二检测区域。依赖于车辆乘员的头部定向和/或定位地,利用如下那个传感器来确定头部定向和/或定位,在这个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中能比在另一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中更好地确定所述头部定向和/或定位。
通过使用多个成像传感器,基于传感器在内部空间中的定位,获得了针对不同的头部姿势的不同的精度。根据本发明,借助前两个方法步骤事先测定了两个传感器的精度。例如,第一成像传感器布置在车辆的方向盘后面的挡风玻璃上。第二成像传感器例如布置在车辆乘员右侧的车辆顶篷上。当车辆乘员朝方向盘看时,第一成像传感器具有每+/-1°下+/-0.5cm的精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成像传感器仅具有每+/-1°下1.0cm的精度。当车辆乘员向右上方看时,第一个成像传感器具有每+/-10°下+/-3.5cm的精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成像传感器具有每+/-1°下0.5cm的更高精度。这些精度例如事先通过测试来获知,其中,利用测量系统测定头部定向和/或定位。在主动使用中,于是只使用如下那些传感器的数据,在这些传感器的各自的检测区域中达到了用于确定头部定向和/或定位的更高的精度。当检测区域是已知的时,则可以自动化地切换到各自的检测区域。例如当头部从第一定位(在其中,第一传感器直接沿车辆乘员的视线装配)转动到第二定位(在其中,视线指向第二传感器)时,则第二传感器可以比第一传感器更好地确定头部定向。头部基本上位于第二检测区域的中心。通过根据本发明更准确地确定头部定向和/或定位,使得更准确地确定和触发了依赖于准确了解头部定向和/或定位的与安全相关的功能,例如触发安全气囊。因此,利用本发明总体上提高了在行驶时的安全性。车辆乘员例如是驾驶员或副驾驶员或乘客。根据本发明,因此提高了确定头部定向和/或定位的精度。利用更准确地确定头部方向和/或定位,可以更有效地驱控安全系统,尤其是安全气囊或安全带张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8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