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柱饰板和车身钣金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0357.2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光;王立立;丁宝华;王少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2D25/04;B62D27/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饰板 车身 安装 结构 | ||
1.一种A柱饰板和车身钣金的安装结构,包括能将A柱饰板(1)定位在车身钣金(2)上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本安装结构还包括与车身钣金(2)连接的卡扣(3)和设置在A柱饰板(1)一侧的限位块(11),所述卡扣(3)上开设有卡接槽(31),所述限位块(11)能嵌入卡接槽(31)内并与卡扣(3)卡接,所述限位块(11)与卡接槽(31)的槽壁之间具有可供限位块(11)移动的空隙(4),当A柱饰板(1)解除与车身钣金(2)的定位后朝向车身钣金(2)移动时A柱饰板(1)能带动限位块(11)朝向空隙(4)的方向移动,所述卡扣(3)上具有卡接板一(33),所述卡接板一(33)上开设有开口(331),所述卡接板一(33)在开口(331)的口壁上凸起形成有悬空设置的限位部(332),所述限位部(332)与限位块(11)相抵靠,通过掰动限位部(332),使得限位部(332)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从而能实现对空隙(4)的大小进行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饰板和车身钣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1)上具有呈勾状的阻挡部(111),所述卡接槽(31)的槽壁上凹陷形成限位口(311),所述阻挡部(111)嵌入卡接槽(31)内,所述阻挡部(111)与限位口(311)的口壁相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柱饰板和车身钣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4)自靠近卡接槽(31)槽底的方向至远离卡接槽(31)槽底的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A柱饰板和车身钣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由板状片材弯折形成,所述卡接板一(33)的一侧弯折形成安装板(32),所述安装板(32)和卡接板一(33)之间形成与车身钣金(2)卡接的连接槽(34),所述卡接板一(33)的另一侧弯折形成卡接板二(35),所述卡接板二(35)远离卡接板一(33)的一侧弯折形成限位板(37),所述卡接板一(33)、卡接板二(35)和限位板(37)合围形成上述的卡接槽(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柱饰板和车身钣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2)上开设有让位孔(321),所述安装板(32)在让位孔(321)的孔壁上凸起形成有悬空设置的卡接部(322),所述卡接部(322)与车身钣金(2)相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柱饰板和车身钣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饰板(1)上具有两个挡板(12),两个挡板(12)分别位于限位块(11)的两侧,两个挡板(12)与限位块(11)合围形成限位槽(13),所述卡接板二(35)设置在限位槽(13)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柱饰板和车身钣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7)远离卡接板二(35)的一侧弯折形成让位板(36),所述让位板(36)自靠近限位板(37)的一端至远离限位板(37)的一端朝向远离卡接板一(33)的方向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A柱饰板和车身钣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饰板(1)的中部上设有限位座(14),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限位座(14)连接并与车身钣金(2)卡接的卡接座(5),所述限位座(14)上开设有凹口(141),所述卡接座(5)上具有卡接壳(51),所述卡接壳(51)的两侧均设有卡钩(511),所述卡接壳(51)罩设在限位座(14)上且其中一个卡钩(511)能嵌入凹口(14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柱饰板和车身钣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14)上具有呈条形的限位凸条(142),所述限位凸条(142)的端面为弧面,所述卡接壳(51)的内壁面为弧面,所述限位凸条(142)的端面与卡接壳(51)的内壁面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03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