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收器预紧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0995.4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弗·D·霍尔;王斌;肯尼士·H·科伦多佛;乔恩·E·伯罗;理查德·W·科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立夫ASP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34 | 分类号: | B60R22/34;B60R2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收器预紧器 组件 | ||
本发明题为“卷收器预紧器组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带预紧卷收器组件。该安全带预紧卷收器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适于安装到车架并且具有内部空腔;预紧器管,该预紧器管具有弧形且弯曲的形状;链轮,该链轮可旋转地安装到壳体并且牢固地联接到主轴;杆,该杆设置在管内;以及引导板,该引导板具有引导部分和杆引导件。杆沿着链轮的周边并且朝向引导部分的弧形承坐面而离开管。另外,引导板进一步包括一对凸耳和肋以用于避免在卷收器组件的正常使用中预紧器管的碰撞发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约束车辆的乘员的安全带约束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预紧安全带的设备。
背景技术
本节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用于约束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安全带约束系统在车辆碰撞情况下降低乘员伤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常规所谓“3点”式安全带约束系统通常具有延伸跨过座椅乘员的骨盆的腰带区段以及跨越上半身的肩带区段,这两个区段由连续长度的安全带织带紧固在一起或形成。腰带区段和肩带区段由固定点连接到车辆结构。
通常提供带卷收器以储存带织带,并且带卷收器还可用于在碰撞情况下管理带张力负荷。由乘员手动部署(所谓“主动”类型)的安全带约束系统通常还包括由固定点附接到车辆车身结构的锁扣。附接到带织带的插销板由锁扣接纳以允许带系统被紧固而实现约束,并且被解开以允许从车辆进出。安全带系统在被部署时在碰撞期间有效地约束乘员。
OEM车辆制造商通常为安全带约束系统提供预紧设备,这些预紧设备在车辆的撞击期间或甚至在撞击之前(也称为“预先预紧器”)拉紧安全带以增强乘员约束性能。预紧器消除织带中的松弛并且允许带约束系统在碰撞序列的早期与乘员联接。一种类型的预紧器作用于织带卷收器以拉紧带。
目前存在卷收器预紧器的各种设计,包括称为旋转预紧器的类型,该旋转预紧器结合用于生成烟火填料的气体发生器。此类旋转预紧器的示例描述1995年4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5,881,962、2005年4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06/0243843、2010年7月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12/0006925以及2011年8月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7,988,084中,这些专利由本申请的受让人共同拥有并且据此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以用于所有目的。一般来讲,烟火填料或其他可燃材料的点火在具有活塞的室中产生气体压力以向驱动元件(诸如活塞、齿条与小齿轮或设置在预紧器管中的一系列球)上施加运动,该系列球与卷收器卷轴链轮接合并且使该卷收器卷轴链轮卷绕以卷收织带。
使用一系列金属球的预紧器的一个问题是完整预紧冲程所需的该系列球的重量以及供应具有严格公差的多个金属球的对应成本。此外,对于使用一系列金属球或基于齿条与小齿轮的系统的预紧器而言,需要同步或离合器特征部确保该系列球或小齿轮充分接合卷收器卷轴链轮。
预紧器的另一个问题已知是低阻力条件,在该条件下,驱动元件将在不经历实质性阻力的情况下到达冲程的终点。如果安全带织带中存在过度松弛,则可发生这种现象。在这些情况下,低阻力使得从驱动元件产生更低量的反向压力。反向压力由驱动元件与链轮之间的接合产生,因此较低的反向压力降低了拖驱动元件的密封元件上的压力。密封元件上降低的压力降低了密封元件被周向地压缩的量。降低的密封能力可引起气体在该系列球的周围从管泄漏。
预紧器的另一个问题是需要在预紧冲程结束时保持卷收器和安全带织带处于锁定条件。当卷收器卷轴未保持锁定时,可发生松回,其允许安全带退绕并且在安全带中重新引入松弛。一种用于保持锁定位置的方法包括保持来自气体发生器的压力超过预紧冲程所需的量。然而,这会增加重量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带预紧卷收器组件,该安全带预紧卷收器组件包括主轴和车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立夫ASP公司,未经奥托立夫ASP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0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视显示装置
- 下一篇:喷筑式石膏双层保温复合双层外墙构造的墙体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