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视显示器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安装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4243.5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岭井太一;村松茂人;长田康伸;野村哲央;坪井贵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G02B27/0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任天诺;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视 显示器 装置 安装 构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视显示器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安装构造。平视显示器装置具备壳体,该壳体设置于仪表盘的内部,配设有构成为使从光源投射出的图像信息向前风窗玻璃投影的凹面镜。在所述凹面镜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设置有退避部,该退避部构成为在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向所述凹面镜输入了冲击载荷时容许该凹面镜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的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视显示器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0-064709中公开了在平视显示器装置中设置有从外壳(以下,称作“壳体”)的侧壁部的下部突出且与设置于车身侧的托架结合的固定构件的技术。该固定构件具有支撑于托架的支撑部、与托架紧固的紧固部及连结支撑部与壳体的侧壁部的连结部,在连结部形成有槽部,槽部的底部侧被设为薄壁部。
该薄壁部被设定成,当向壳体施加规定的外力时断裂,通过薄壁部的断裂,该壳体与托架的结合关系被解除。因而,若该薄壁部断裂,则平视显示器装置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移动,由此,前风窗玻璃等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移动,能够进行冲击能量的吸收。
在日本特开2014-156219中公开了在平视显示器装置中在构成壳体的下部的下壳的角部、台阶部等形成有多个壁厚形成得薄的脆弱部(以下,称作“薄壁部”)的技术。并且,在该平视显示器装置中,相对于来自车辆上方的冲击载荷的输入,多个薄壁部断裂,壳体压扁,从而能够进行冲击能量的吸收。
如以上这样,在这些关联技术中,在支撑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壳体的固定构件或平视显示器装置的下壳设置薄壁部,通过使该薄壁部断裂,能够进行冲击能量的吸收。
发明内容
一般,在平视显示器装置的下部侧(下壳侧)配设有投射图像信息的光源部。因而,在如以上这样在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固定构件或下壳形成薄壁部而使其脆弱化的情况下,从该光源投射的图像信息有可能因路面输入等行驶时的车辆的振动而摇晃。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车辆的行驶时的图像信息的摇晃并且相对于来自车辆上方侧的冲击载荷的输入而吸收冲击能量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安装构造。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平视显示器装置。所述平视显示器装置具备壳体,该壳体设置于仪表盘的内部,配设有构成为使从光源投射出的图像信息向前风窗玻璃投影的凹面镜。在所述凹面镜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设置有退避部,该退避部构成为在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向所述凹面镜输入了冲击载荷时容许该凹面镜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的移动。
在上述方案的平视显示器装置中,在仪表盘的内部设置有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壳体,而且,在壳体配置有使从光源投射出的图像信息向前风窗玻璃投影的凹面镜。
在此,若例如作为比较例而考虑在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侧向凹面镜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该凹面镜保持为原样的状态而不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移动的情况,则在该情况下,通过凹面镜的反作用力而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壳体的变形被抑制。
在如上述比较例那样壳体的变形被抑制的情况下,前风窗玻璃及仪表盘等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的移动(变形)被抑制。因此,在比较例的平视显示器装置中,相对于来自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侧的冲击载荷的输入,有可能无法充分吸收冲击能量。
相对于此,在上述方案中,在凹面镜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侧设置有容许该凹面镜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的移动的退避部。由此,在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侧向凹面镜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该凹面镜能够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移动。
即,在上述方案中,不被凹面镜阻碍,前风窗玻璃及仪表盘等能够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侧变形。这样,通过使凹面镜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移动,使前风窗玻璃及仪表盘等充分变形,在上述方案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冲击能量的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2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