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栓塞治疗用可降解微球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4468.0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苏红清;李建;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谷雨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00 | 分类号: | A61L24/00;A61L24/04;B01J1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杨婷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栓塞 治疗 降解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栓塞治疗用可降解微球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将PCL或PHA溶于有机溶剂,形成固定相,然后采用压力,将固定相通过微孔挤入连续循环流动的流动相中,在与流动相接触的界面上,在流动相的冲力作用下,被挤出的固定相脱离微孔形成不溶于流动相的微球,收集微球,流动相循环利用。本发明采用醇作为流动相,加速了微球表面的硬化速度,且不用水相,仅使用少量流动相,不需要处理污水,辅以相应的装置,使得流动相循环利用,最后可回收,降低了制备等量微球使用流动相的量,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栓塞治疗用可降解微球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栓塞就是注入一个栓塞剂,堵住供给病灶的营养血管,达到一个饿死病灶细胞或改变血管流向的效果。它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栓塞术的主要应用范围包括止血、治疗血管病、治疗富血性肿瘤、器官灭活、血流改道等方面。
近年来国内的栓塞材料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降解材料,如碘油,海澡酸钠微球,明胶海绵等,但栓塞时间短,碘油很快就被血液冲走,海澡酸钠微球、明胶海绵不到1个月就因降解而失去效果。
另一类是在体内不可降解、形成永久栓塞的材料,如聚乙烯醇修饰物微球、聚乙烯醇/ 丙烯酸钠共聚物微球、三丙烯基明胶微球等等,但这些不降解的材料在治疗完成后会引发慢性炎症,带来不可预期的后果。
目前可降解材料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溶剂蒸发法、熔融挤出法、喷雾干燥法、高速均质乳化法,凝聚法,微射流法,微孔挤出法等。能实现大生产的工艺仅喷雾干燥法、高速均质乳化法,但生产的微球大小差异大,从0.2~200μm,且微球分布宽,不适于用作栓塞剂。膜乳化法制备的微球粒径分布小,但粒径小,只有50-1000nm。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栓塞治疗用可降解微球的方法和装置,所述的微球为在体内可降解的聚已内酯(以下简称PCL)和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微球。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制备栓塞治疗用可降解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CL或PHA溶于有机溶剂,形成固定相;
(2)采用压力,将固定相通过微孔挤入连续循环流动的流动相中,在与流动相接触的界面上,在流动相的冲力作用下,被挤出的固定相脱离微孔形成不溶于流动相的微球,收集微球,流动相循环利用。
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选用对PCL或PHA溶解性较好的二氯甲烷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或氮-甲基吡咯烷酮或乙酸乙酯或乙酸丙酯或四氢呋喃或其混合物。
步骤(2)中,所述流动相选自甲醇或乙醇,PCL或PHA不溶于该类溶剂,而且该类溶剂加快了微球表面的硬化速度,使得微球不会发生黏连。
步骤(2)中,所述流动相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例如吐温80、山梨醇脂肪酸酯、聚乙二醇或其混合物。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溶解PCL或PLGA的溶剂扩散,加快微球表面的硬化,使微球不粘连。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01~3.0%,质量百分比过小,起不到作用,过大易造成微球粘连。
步骤(1)中,所述固定相中PCL或PHA的质量分数为30%~80%。质量分数过小导致微球不易成形,质量分数过大导致固定相太粘,易堵塞微孔。
步骤(2)中,所述挤出条件为温度10~35℃,压力0.1~0.8MPa,微孔直径为50~100μm,流动相流速为1500mL/min~4000mL/min。温度过低,溶剂不易挥发,微球易粘连,过高,接近微球的玻璃化温度,也易粘连。压力过小,固定相挤不出来,易堵塞微孔,过大,造成挤出的微球粒径小。流速过小挤出的微球来不及冲脱而堵塞微孔管,过大微球的粒径会变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谷雨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谷雨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4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