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血益母方在制备促进产后恢复产品方面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8367.0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1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开锋;龚云;张英帅;凌勇根;白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15/00;A61P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孙凤侠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血 益母方 制备 促进 产后 恢复 产品 方面 应用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0060064.9、申请日为2018年01月22日、发明名称为“一种促进产后恢复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一种补血益母方在制备促进产后恢复产品方面的应用。以重量份计,所述补血益母方由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制成:当归5~50份,益母草2~20份,桃仁2~20份,白芍2~20份,炙甘草2~20份,陈皮0.1~1份。所述补血益母方各原料配伍合理,提取方法使活性成分充分富集,从而确保各提取物混合后更充分地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补血益母方整体的疗效。所述补血益母方可达到补血益气、活血行瘀的效果,可促进恶露排出,对于子宫快速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有效治疗产后贫血,作用温和但效果显著,利于产后快速恢复。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0060064.9、申请日为2018年01月22日、发明名称为“一种促进产后恢复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具体涉及补血益母方在制备促进产后恢复产品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产后指的是孕妇分娩以后的一段时间。生产后,女性身体流失了大量养分,同时身体也遭受许多伤害,所以在产后的这一段时间内,饮食、护理、恢复对女性来说都非常重要。比如产后易出现的产后出血、产后贫血以及子宫恢复不良等症状,如得不到迅速治疗与恢复,会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甚至会伴随终生,也使得婴儿难以得到母亲的充分照料。
目前,亟待开发能够全面促进产后恢复的药物或者保健品,以提高现代女性生产后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促进产后恢复产品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补血益母方在制备促进产后恢复产品方面的应用。所述补血益母方可以达到补血益气、活血行瘀的效果,利于产妇全方位的快速恢复。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补血益母方。以重量份计,所述补血益母方由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5~50份,益母草2~20份,桃仁2~20份,白芍2~20份,炙甘草2~20份,陈皮0.1~1份。
本发明提供所述补血益母方在制备促进产后恢复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具体地,所述促进产后恢复包括缩短产后恶露排出时间、促进产后子宫恢复和/或治疗产后贫血。
因此,本发明提供所述补血益母方在制备缩短产后恶露排出时间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所述补血益母方在制备促进产后子宫恢复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补血益母方在制备治疗产后贫血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补血益母方由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30~45份,益母草15~30份,桃仁10~25份,白芍12~18份,炙甘草10~16份,陈皮0.2~0.8份。
更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补血益母方由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38~42份,益母草20~24份,桃仁18~22份,白芍12~16份,炙甘草10~14份,陈皮0.4~0.6份。
本发明采用的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本发明采用的益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益母草的全草,即干燥地上部分。本发明采用的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即得桃仁。本发明采用的白芍为毛茛科白芍属植物,是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本发明采用的炙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经蜂蜜炮制所得;作为一种具体制备方法,可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匀,3~5min出锅,置烤房或烘箱烘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本发明采用的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或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