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普鲁兰短梗霉发酵产物及其制法及减少真菌病害的微生物制剂与减少农产品真菌病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8381.0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7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洪怡芳;黄乔盈;刘桂郁;赖进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36;A01P3/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普鲁兰短梗霉 发酵 产物 及其 制法 减少 真菌 病害 微生物 制剂 农产品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普鲁兰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的发酵产物,其中普鲁兰短梗霉的发酵产物的形成方法,包括:将至少一种普鲁兰短梗霉以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形成发酵液,其中培养基成分包括:酵母萃取物;麦芽萃取物;消化蛋白(Peptone);以及右旋糖(dextrose)。本公开亦提供一种普鲁兰短梗霉的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一种微生物制剂及一种减少农产品的真菌病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提供一种普鲁兰短梗霉的发酵产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公开另提供一种微生物组成。本公开又提供一种减少农产品的真菌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地处热带及亚热带交界,气候温暖潮湿,农产品于采收后到配送至销售市场、由消费者购买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侵染型真菌病原菌 (postharvest fungalpathogen)的感染,而造成农产品腐坏。为了避免农产品于采收后的配送过程中的损害,采收后的病害防治与延长保鲜处理是重要的课题。
目前主要的采收后病害防治与延长保鲜技术主要可分为物理、化学与微生物法。物理抑菌保鲜方式是在运送过程中维持低温以避免微生物孳生。此方法不需要使用化学物质,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仪器设施的投资成本高,且需消耗大量电力,较难普及应用。
化学法是使用化学物质达到抑菌的效果,虽然不需使用仪器设备因此价格低廉,且化学物质的效果显著,然而化学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上,人体食用后恐有造成毒性的潜在风险,会造成环境及健康问题。
相较于上述方法,微生物法使用源自微生物产生的物质达到抑菌目的,例如微生物来源的乳酸链球菌素(Nisin)、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纳他霉素(Natamycin)等(Xing et al.,2015,Liu et al.,2015)。微生物法主要要求天然、安全,目前已逐步取代物理或化学方式,但多数微生物抗菌范围较小,对病原菌的控制效果受到局限。
有研究指出,利用微生物防治农产品收获后病害的机制主要可分类为1) 病原菌的营养竞争、2)诱导宿主产生抗病性、或3)微生物本身分泌水解酵素,分解病原菌细胞壁,因而抑制病原菌生长(Davide and Samir,2016)。此外,亦有研究指出1%普鲁兰短梗霉胞外多糖可以降低油桃的失重率和腐烂率,保持果实光泽,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欧阳等,2010)。然而,目前尚无针对中国台湾常见的侵染型真菌病害,例如青霉病、炭疽刺盘孢病、灰霉病等的微生物型抑菌保鲜剂。
现有的微生物虽大致符合需求,然而其为单方剂型对病原菌适用范围窄,因此需要能广效抑菌的微生物。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普鲁兰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的发酵产物,其中普鲁兰短梗霉的发酵产物的形成方法,包括:将至少一种普鲁兰短梗霉以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形成发酵液,其中于该培养基成分包括,包括:酵母萃取物;麦芽萃取物;消化蛋白(peptone);以及右旋糖(dextrose)。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减少真菌病害的微生物制剂,包括:如前述的普鲁兰短梗霉的发酵产物,其中减少真菌病害的微生物组成具有减少由真菌造成的真菌病害的功效。
本公开另提供一种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系使用如前述的普鲁兰短梗霉的发酵产物。
本公开又提供一种减少农产品的真菌病害的方法,将前述的微生物制剂施作于一农产品。
本公开再提供一种新颖的普鲁兰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其为在2018年10月26日保藏于中国台湾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的普鲁兰短梗霉,其保藏编号为BCRC 9301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未经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