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肠外营养液配制装置及其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2353.6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3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9/12;B01F3/08;B01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肠 营养液 配制 装置 及其 配置 方法 | ||
1.一种胃肠外营养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00)和注射模块(200);所述外筒(100)的顶部卡接有注射模块(200),外筒(100)的外侧固连有第二防护罩(400),外筒(100)的底部设置稳定底座(700),外筒(100)的外侧与第二防护罩(400)正对位置处固连有第一防护罩(300),外筒(100)的外侧对应第一防护罩(300)的两端均固连有挡板,且位于上方的一个挡板的内侧卡接固定有电动推杆(310),外筒(100)的侧壁上对应电动推杆(310)位置处开设有条形通孔(101);所述电动推杆(310)的输出端固连有调节杆(311),且调节杆(311)的一端贯穿条形通孔(101)并延伸至外筒(100)的内侧,外筒(100)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模块(600);所述稳定底座(700)顶部的一端固连有支撑杆(710),且支撑杆(710)的一侧与第二防护罩(400)的一侧固连;其中,
所述注射模块(200)包括顶板(210)和注射管(220);所述顶板(210)的底部固连有一号扇形腔(230)、二号扇形腔(240)和三号扇形腔(250),顶板(210)的顶部对应一号扇形腔(230)、二号扇形腔(240)和三号扇形腔(250)位置处均连通有注射管(220);所述二号扇形腔(240)与三号扇形腔(250)一侧的底部均通过一号导管(231)与一号扇形腔(230)的内部连通;所述一号扇形腔(230)的底部固连有密封盖板(260),一号扇形腔(230)的底部连通有贯穿密封盖板(260)并延伸至混合模块(600)内侧的二号导管(232);所述一号导管(231)与二号导管(232)上均卡接有电磁阀;
所述混合模块(600)包括一级混合筒(610);所述一级混合筒(610)顶口的外侧滑动套接有二级混合筒(620),一级混合筒(610)外侧的底部与调节杆(311)的一端固连,一级混合筒(610)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连通有一端与外筒(100)的侧壁卡接的伸缩导管(650);所述二级混合筒(620)顶口的外侧滑动套接有三级混合筒(630),且三级混合筒(630)的顶口的外侧滑动套接有顶端与外筒(100)的内侧壁固连的四级混合筒(640);所述一级混合筒(610)顶口的外侧、二级混合筒(620)顶口的外侧和三级混合筒(630)顶口的外侧均套接固定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外营养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260)为圆形板状结构,密封盖板(260)的外径与四级混合筒(640)顶口内侧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外营养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混合筒(620)底部的外侧固连有二号弧形齿轮(621);所述三级混合筒(630)底部的外侧固连有三号弧形齿轮(631);所述外筒(100)的侧壁上对应二号弧形齿轮(621)和三号弧形齿轮(631)位置处均开设有弧形通孔,外筒(100)的外侧固连有伺服电机(500),且伺服电机(50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动轴(510),且转动轴(510)的外柱面上等距套接固定有与二号弧形齿轮(621)啮合的二号齿轮(520)和与三号弧形齿轮(631)啮合的三号齿轮(5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胃肠外营养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齿轮(530)的齿顶圆直径大于二号齿轮(520)的齿顶圆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外营养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混合筒(610)内侧的顶部以其竖直中线为基准的等角度固连有多个一号搅拌齿(611);所述二级混合筒(620)内侧的顶部以其竖直中线为基准的等角度固连有多个二号搅拌齿(622);所述三级混合筒(630)内侧的顶部以其竖直中线为基准的等角度固连有多个三号搅拌齿(632);所述一级混合筒(610)的顶口开设有缺口(660),且缺口(660)的宽度与二号搅拌齿(622)的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胃肠外营养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搅拌齿(611)与一级混合筒(610)竖直中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二号搅拌齿(622)和三号搅拌齿(632)与一级混合筒(610)竖直中线之间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23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