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冠状病毒IgM检测试剂、试剂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4606.3 | 申请日: | 202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1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许行尚;崔仑标;吴斌;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8;G01N33/577;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43;B01L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11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冠状病毒 igm 检测 试剂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IgM检测试剂、试剂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IgM检测试剂,包括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单克隆抗人IgM抗体标记的荧光微球。当人体在接触抗原(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时,由B细胞表面受体直接分泌IgM抗体,产IgM的B细胞进入淋巴结,在发生中心接受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的刺激,进一步成熟,分化为浆细胞,大量产生IgG。在急性感染大约3‑7天后才出现IgM升高,7‑21天后IgG升高,故可用来反映机体是否处于急性感染状态,作为早期诊断的主要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IgM检测试剂、试剂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属于巢状病毒目,冠状病毒科,三个属中,α和β属仅对哺乳动物致病。Co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分泌物或经气溶胶、飞沫传播,也有证据表明可经粪口途径传播。
冠状病毒的结构蛋白,一般包括S蛋白(spike-protein)、HE蛋白、M蛋白、E蛋白、N蛋白。其中S蛋白(还有HE蛋白)在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及介导病毒包膜和细胞膜融合并进入细胞的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也是冠状病毒主要的抗原蛋白。
临床盒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胶体金法、免疫荧光法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IgM检测试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IgM检测试剂,包括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单克隆抗人IgM抗体标记的荧光微球。
当人体在接触抗原(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时,由B细胞表面受体直接分泌IgM抗体,产IgM的B细胞进入淋巴结,在发生中心接受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的刺激,进一步成熟,分化为浆细胞,大量产生IgG。在急性感染大约3-7天后才出现IgM升高,7-21天后IgG升高,故可用来反映机体是否处于急性感染状态,作为早期诊断的主要指标。
优选的,所述重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为重组2019-nCoV S蛋白(Recombinant2019-nCoV Spike-RBD Protein)-南京金斯瑞生物-T80301,所述单克隆抗人IgM抗体为单克隆抗人IgM抗体-杭州隆基生物-MS00704。
优选的,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IgM检测试剂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IgM试剂卡,该试剂卡由试剂条和卡壳组成,所述试剂条具有前述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IgM检测试剂,其中,在硝酸纤维膜上包被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羊抗鸡IgY;在结合垫内吸附有单克隆抗人IgM抗体标记的荧光微球和标记鸡IgY的荧光微球;所述试剂条还包括有样品垫和吸水纸,所述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纸依次设置。
本试剂卡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IgM的含量。重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包被于硝酸纤维膜上测试区,单克隆抗人IgM抗体,标记成荧光微球,固定于结合垫。将检测缓冲液和样本混合,样本中的IgM抗体与结合垫中单克隆抗人IgM抗体的荧光微球结合,复合物随后被固定在测试区上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捕获,形成荧光微球复合结构;结合垫中鸡IgY标记的荧光颗粒复合物与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质控区上的羊抗鸡IgY结合,形成质控区。通过配套仪器对该复合物进行测量和分析,可分析人血中新冠状病毒IgM的情况。
试剂盒在4℃~30℃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试剂卡为独立包装,卡条开封后应在1小时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4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