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4881.5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8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冯军;朱强;罗晓程;杨洋;徐轶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之保金融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37 | 分类号: | B65G1/137;B65G15/22;A61L2/1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叶明博 |
地址: | 610042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智能 发盘机 | ||
1.一种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包括显示屏、柜体、餐盘组、微控制器,显示屏安装在柜体的正面,餐盘组和微控制器均位于在柜体内部,微控制器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屏的数据信号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还包括人脸识别摄像头和餐盘传送装置,人脸识别摄像头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数据信号输入端连接,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餐盘传送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餐盘传送装置包括:
第一斜板,第一斜板的两端分别与柜体内部的两个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斜板的第一端高于第一斜板的第二端,餐盘组位于第一斜板的第一端;
齿轮传送带,齿轮传送带的横向安装在柜体内部,第一斜板的第二端位于齿轮传送带第一端的上方;
两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分别与齿轮传送带的内侧两端啮合传动,其中一个第一齿轮的转动中心与第一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柜体的内部,另一个第一齿轮的转动中心可转动安装有一根连接轴,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柜体内部的两个侧面固定连接,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第二斜板,第二斜板的第一端安装在齿轮传送带的第二端下方,第二斜板的第二端与柜体的内部正面固定连接,柜体正面设置有通槽,通槽位于第二斜板的上方,第二斜板的第一端高于第二斜板的第二端;
托板,托板安装在柜体的外侧,托板的一端安装在通槽的下方;
餐盘推动件,餐盘推动件安装在餐盘组远离第一斜板的一端,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餐盘推动件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其特征在于: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还包括紫外灯管,紫外灯管安装在齿轮传送带第二端的正上方,紫外灯管处于开启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其特征在于:餐盘组包括去除上盖的盒体、四根弹簧、支撑板,餐盘组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盒体内部的两个相对侧面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支撑板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块,两个滑块分别可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内,四根弹簧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在盒体内部底面的四角,四根弹簧的第二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板底面的四角,四根弹簧一直处于弹性形变的压缩状态,一个餐盘压缩弹簧的长度等于一个餐盘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其特征在于: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还包括三个备用餐盘组和转动装置;
转动装置包括:
底板,底板的底面与柜体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底板的中心设置有通孔;
转盘,转盘的四个端点分别设置有放置槽,转盘的转动中心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电机安装在底板的通孔内,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四个限位块,四个限位块分别与餐盘组和三个备用餐盘组的下端固定连接,四个限位块分别安装在四个放置槽内;
限位板,限位板的侧面与柜体内部的侧面固定连接,限位板靠近第一斜板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凹槽位于餐盘组的正上方,餐盘推动件安装在限位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其特征在于:餐盘推动件包括推板、齿条、第二齿轮和限位移动块,推板可滑动安装在限位板的凹槽上,推板与限位板接触,齿条的一端与推板远离餐盘组的侧面固定连接,移动限位块固定安装在齿条的下方,限位板上设置有移动限位槽,移动限位块可滑动安装在移动限位槽内;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第二齿轮的转动中心与第三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三电机的外壳与柜体内部固定连接,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三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齿条的长度大于餐盘的最大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其特征在于: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还包括推动门,柜体背面设置有第二滑槽,推动门可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其特征在于:人脸识别摄像头内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级人脸感应器和二级人脸感应器,在人脸识别摄像头内设置有数据处理器,一级人脸感应器和二级人脸感应器均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数据处理器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数据信号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人脸识别智能发盘机,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器型号为STM32F103的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之保金融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中之保金融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48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片转汉字的加密方法
- 下一篇:容器识别方法、装置和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