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类中三嗪类除草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5308.6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杰;李兆新;高金芳;谭杰;刘佳敏;郭萌萌;谭志军;王联珠;翟毓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6;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山东三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肖太升;高洋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类 中三嗪类 除草剂 及其 代谢 产物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贝类中三嗪类除草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检测贝类样品进行高效前处理;再引入内标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质谱和高分辨质谱,对贝类样品中三嗪类除草剂及其代谢产物快速定量和准确定性分析;
所述样品的高效前处理为:将贝类样品去壳取可食部分匀浆,称取试样2.0g,加入50μL内标,再加入400μL 1.5mol/L NaOH溶液混匀,使用5mL乙腈提取,涡旋混匀后超声2min,4500r/min离心5min,提取上清液,剩余残渣加入5mL乙腈重复提取一次,合并2次上清液,加入约5 .0g无水硫酸钠,涡旋,4500r/min离心5min,提取上清液于40℃氮气吹干,用5mL二氯甲烷复溶,待净化;中性氧化铝柱提前用3 mL二氯甲烷进行活化,取上述复溶液过柱,收集流出液,再用5mL二氯甲烷进行洗脱,同时收集洗脱液,合并于40℃氮气吹干,1mL初始流动相进行复溶,过膜,供液相色谱-质谱测定;
所述内标物为D5-莠去津、D6-扑草净、D5-特丁津;
所述的三嗪类除草剂为西草净、西玛津、莠灭净、莠去津、扑草净、特丁净和特丁津;所述三嗪类代谢产物为:2-羟基去双异丙基扑草净、去双异丙基扑草净、去异丙基扑草净、2-羟基扑草净、去乙基去异丙基莠去津和去异丙基莠去津;
所述检测过程中,
液相条件:Kinetex XB C18色谱柱,4µm,2.1 mm × 150 mm;进样量: 10μL;流速0.25mL/min;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B为乙腈;洗脱梯度:0 min = 5% B, 3.01 min = 95%B,6.31 min = 5% B,8.00 min=5% B;
质谱条件:
四级杆串联质谱:电子轰击源,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正离子扫描,喷雾电压为3500V;
其他相关四级杆串联质谱条件如下:
注:* 定量离子
高分辨质谱:加热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喷雾电压:3.0 kV;毛细管温度 320℃;扫描模式:Full MS-DDMS2;采集范围 m/z 80~1000;一级全扫描分辨率为 70000 FWHM,二级子离子扫描分辨率为 17500 FWHM;
所述贝类样品为牡蛎、扇贝、贻贝、菲律宾蛤仔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53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供给单元
- 下一篇:红外传感器组件及微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