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微引信安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9263.X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冯恒振;娄文忠;孙毅;赵悦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F42C15/40 | 分类号: | F42C15/40;G01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杨青;武玥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事件 驱动 架构 引信 安全 控制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弹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微引信安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弹道环境感知模块、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逻辑处理模块、引信安全控制子系统、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一时钟模块;所述弹道环境感知模块,用于采集弹道环境数据;所述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逻辑处理模块,用于将采集的弹道环境数据进行存储,并进行阈值判定,根据判定结果,生成并发出保险解除与起爆决策指令;所述引信安全控制子系统,用于接收解保解除与起爆决策指令,并执行引信保险解除和起爆;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源;所述第一时钟模块,用于提供时钟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药安全和微引信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微引信安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引信微型化、智能化迫切需求,提升微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微机电系统)引信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引信系统的微型化成为众多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方案。
现代武器中引信的微引信安全控制系统均采用时间驱动模型,即引信中的控制系统、传感器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对弹道信号进行采样,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安全控制决策,信号采样分布在整个弹药的生命周期内。
但是,现有的微引信安全控制系统主要存在一下问题:
1、弹上电源能源有限,而用于执行引信安全控制的信号仅仅有限的分布在某几个节点中,长时间密集采集信号会造成引信控制系统功耗增加,降低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2、长时间密集采集信号会造成单次控制周期时间增长,造成控制系统模块内弹道信号存储空间出现冗余,不利于控制系统高效运转。故本发明提出基于事件驱动模型架构的引信安全控制子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的微引信安全控制系统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微引信安全控制系统,依据实时变化的弹道环境,通过逻辑处理模块实现关键信息截取、处理、输出,对其余冗余、无参考意义的环境信息进行系统屏蔽,屏蔽掉的信号可以大幅度提升引信控制系统的运算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微引信安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弹道环境感知模块、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逻辑处理模块、引信安全控制子系统、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一时钟模块;
所述弹道环境感知模块,用于采集弹道环境数据;
所述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逻辑处理模块,用于将采集的弹道环境数据进行存储,并进行阈值判定,根据判定结果,生成并发出保险解除与起爆决策指令;
所述引信安全控制子系统,用于接收解保解除与起爆决策指令,并执行引信保险解除和起爆;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源;
所述第一时钟模块,用于提供时钟信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弹道环境感知模块为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弹道环境数据包括:弹药飞行过程中遇到的弹道环境加速度值和该弹道环境加速度值的持续时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基于事件驱动架构的逻辑处理模块包括:弹道环境数据模块、弹道环境阈值判定机构和弹道环境数据决策模块;
所述弹道环境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采集的弹道环境数据;
所述弹道环境阈值判定机构,用于将采集的弹道环境数据进行阈值判定,并将判定结果发送至弹道环境数据决策模块;
所述弹道环境数据决策模块,用于根据判定结果,生成保险解除与起爆决策指令,并将其发送至引信安全控制子系统,执行引信保险解除和起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未经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2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