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通信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0032.0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9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凡·格里泽-施米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采埃孚主动安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黄纶伟 |
地址: | 德国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通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机动车通信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多个装置(26、28);将所述多个装置(26、28)相互连接的传输通道(32),以及与传输通道(32)耦合的信号源(30)。每个装置(26、28)包括:控制单元(36),所述控制单元(36)用于评估传输通道(32)的信号;和至少两个耦合单元(38、40),其用于使相应的装置(26、28)与传输通道(32)连接以及用于使相应的装置(26、28)与传输通道(32)断开。装置(26、28)的控制单元(36)设置成,在特定的时间点使得耦合单元(38、40)将不多于一个装置(26、28)与传输通道(32)连接,和将另一个装置(26、28)与传输通道(32)断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机动车内多个装置之间经由共同的传输通道进行通信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和方法的特征特别是,可以实现与传输通道耦合的信号源的冗余读取。以这种方式提供用于读取机动车内信号源的有效和成本合适的可能性。此外,提高了特别是半自动控制或全自动控制的机动车内的人员安全性。
背景技术
对于部分自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机动车目前的发展来说,检测特定的交通状况和正确地解释这种交通状况是一个主要方面。当前的驾驶辅助系统(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在此类机动车中提供各种监控和提示功能,使得机动车的驾驶在日益拥挤的交通条件下变得更安全和更舒适。为此基于从位于机动车上的一个或更多个环境传感器获得的环境数据来监控机动车的周围环境。
例如在所谓的ACC-系统(适应性巡航控制)中在自动的速度控制范围内,基于所获得的环境数据使得机动车的速度适应前方行驶的机动车的速度。通常,应保持与前方行驶机动车的一定距离。所述系统为此检测前方行驶机动车的可能移动方向和/或速度。
在由人驾驶的机动车内,驾驶辅助系统大多数提供提示功能,以便在危急的驾驶情况下警告驾驶员或者为驾驶员建议适当的机动车驾驶行为。同样,驾驶辅助系统还可以用在自动控制的机动车内,以便为自动控制提供相应的环境数据。
但是,当今常用的ADAS-系统不仅与所述环境传感器一起使用。因此,车载测量变量也包括在对机动车当前交通状况的评估中。这些测量变量由车载传感器提供,并且通过其的控制装置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些例如包括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车轮和/或机动车马达的转数传感器等等。
为了监控装置,例如所述驾驶辅助系统的控制设备的安全功能,使用软件和/或硬件监控电路。系统部件在此监控同一系统的另一个部件的功能。如果检测到错误状态,则会例如将信号发送到更高级别的控制装置,随后例如通过触发硬件-复位将系统带回到定义的状态。在机动车的控制设备中例如看门狗监视程序-定时器可以接管这个任务。
为了在这类控制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在机动车中通常使用无线和/或有限的总线系统。用于特定的车载传感器的控制设备例如可以通过LIN-总线或CAN-总线互相进行通信。另外使用电流回路接口,在车载传感器和对应的控制设备之间传递数据,之后再次使用或继续分配这些数据。在此使用双芯或三芯的电缆为传感器供电,并且同时可以传输输出信号。
对于驾驶辅助系统和其他调节系统的可靠性来说,准确和有效地检测传感器信号对机动车非常重要。特别是与部分自动或自动驾驶的机动车的发展以及机动车内控制设备的数量因此不断增加相关,另外要求成本有效和安全的附件用来读取传感器信号。
发明内容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用于通信的方法来实现。
一个方面涉及用于机动车的通信系统,其具有多个装置、将多个装置相互连接的传输通道和与传输通道耦合的信号源。每个装置包括:设置用于评估传输通道的信号的控制单元和至少两个耦合单元。至少两个耦合单元设置成用于使相应的装置与传输通道连接/断开。所述装置的控制单元设置成,在特定时间点使得耦合单元将不多于一个装置与传输通道连接,并将另一个装置与传输通道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采埃孚主动安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采埃孚主动安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0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