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李箱盖板保持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4949.8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波;张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1 | 分类号: | B60R13/01;B60R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杨仁波 |
地址: | 2017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盖板 保持 装置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李箱盖板保持装置及车辆。行李箱盖板保持装置中,安装座上开设有滑道,滑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以及位于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之间的底壁面;滑块沿滑道可滑移设置,滑块包括限位面,限位面与底壁面之间的距离沿远离第一壁面的方向、沿远离第二壁面的方向均逐渐增加;弹性件的弹性第一端抵接在底壁面上,弹性件的弹性第二端抵接在滑块上背向限位面的一侧;摇臂的第一端固定在盖板上。车辆包括容纳腔和行李箱盖板保持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行李箱盖板保持装置及车辆,防止行李箱盖板出现跳动的问题,减少异响,提高取放容纳腔内物品时的操作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李箱盖板保持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后背箱中一般设置有下陷的容纳腔,用于放置备胎,行李箱盖板安装在容纳腔的上方,用于遮挡备胎。
现有技术中,部分燃油和新能源车辆不配备备胎,容纳腔用于放置随车工具或存储其他物品,行李箱盖板仍然覆盖在容纳腔的上方。行李箱盖板一般通过自身重力覆盖在容纳腔的上方,需要通过手动掀起或者下放行李箱盖板实现容纳腔的开启和闭合。发明人在实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发现:第一,当行李箱盖板上不设物品时,车辆途径颠簸路段时行李箱盖板会出现上下跳、撞击周边内饰件的问题而产生异响;第二,当行李箱盖板需要打开取放容纳腔内的物品时,需要一手保持行李箱盖板的位置,另一只手进行取放的操作,较为不便。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李箱盖板保持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行李箱盖板出现跳动的问题,减少异响,提高取放容纳腔内物品时的操作便捷性。
本发明提供的行李箱盖板保持装置,包括盖板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之间的底壁面;弹性件和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滑道可滑移设置,所述滑块包括限位面,所述限位面背向所述底壁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底壁面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第一壁面的方向、沿远离所述第二壁面的方向均逐渐增加;所述弹性件的弹性第一端抵接在所述底壁面上,所述弹性件的弹性第二端抵接在所述滑块上背向所述限位面的一侧,所述弹性第一端与所述弹性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件的自由长度;摇臂,所述摇臂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盖板闭合时,所述摇臂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限位面上位于所述第一壁面的一侧,所述盖板开启时带动所述摇臂的第二端滑移至所述限位面上位于所述第二壁面的一侧。当盖板处于闭合的状态时,盖板覆盖在容纳腔的上部;由于弹性件处于压缩的状态,弹性件通过滑块对摇臂的第二端产生挤压作用,将摇臂的第二端限定在滑块与第一壁面的交界处,当摇臂的第二端有朝远离第一壁面的方向滑移的趋势时,会进一步挤压弹性件,受挤压的弹性件反作用在摇臂的第二端,阻止摇臂的第二端滑移,克服了盖板在颠簸路况下上下晃动的趋势,减少了异响;当盖板需要打开时,对盖板施加作用力,当作用力大于弹性件对摇臂的反向压缩作用时,盖板带动摇臂的第二端在限位面上进行滑移,盖板的转动路径与摇臂的第二端的滑移路径相同;当盖板处于开启状态时,摇臂的第二端限定在滑块与第二壁面的交界处,当摇臂的第二端有朝远离第二壁面的方向滑移的趋势时,会进一步挤压弹性件,受挤压的弹性件反作用在摇臂的第二端,阻止摇臂的第二端滑移,盖板维持在开启的状态,无需用手部支撑,提高了取放容纳腔内物品的操作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行李箱盖板保持装置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盖板上,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穿设进所述滑道内,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摇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轴第一端的外侧面可以设置有外花键,盖板上可以开设有圆柱孔,圆柱孔内设置有内花键,连接轴的第一端穿设进圆柱孔的内部,通过内花键和外花键之间的咬合作用,实现连接轴与盖板之间的稳定连接。摇臂的第一端可以设置有套筒,套筒的内侧面和连接轴的第二端的外侧面均可以设置有键槽,两个键槽扣接后通过连接键固定连接,实现了摇臂的第一端与连接轴的第二端之间的稳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4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