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加热地板结构及其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6482.0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峰;谭渊泉;李友瑜;陈火天;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10 | 分类号: | B61D17/10;H05B1/02;H05B3/28;B32B9/00;B32B9/04;B32B7/12;B32B21/10;B32B21/14;B32B15/04;B32B27/4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加热 地板 结构 及其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车辆加热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车辆用加热地板结构及其控制系统,由多块加热地板紧挨串接而成,加热地板自上而下依次由金属表层、电加热膜层、覆盖层、承载芯材层和覆盖层复合而成且相邻层之间均设有胶膜层。控制系统由多个加热地板控制模块链形串接而成,其包含电压调节模块、与电压调节模块信号口相连的温度信号处理控制板、与温度信号处理控制板信号连接的温度信号收集单元,加热地板控制模块与加热地板电连接。将加热功能集成到车辆内装地板内,形成车辆内均匀的加热过程,控制系统根据加热地板实时温度反馈对工作电压进行调整,使加热地板温度维持在预定设置目标值附近,实现稳定供暖,保证安全、舒适的动车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加热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用加热地板结构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双层动车组8节编组车型全车共有坐席820个,最大载客量1708人,能够有效缓解客运高峰,但其与传统单层车相比,车辆的地板面积为单层车的1.5倍,车辆内部的布局更为紧凑,因此对车内的空间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更大空间的车体内腔也对车里的辅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侧壁式加热器已经无法满足双层动车组的辅热功能。
目前国内外机车或动车的辅热加热器存在如下问题:
1)需要一个固定的空间安装,一般设定与侧墙与地板连接的过渡位置,向车体内凸出,对安装空间有较大的需求;
2)加热器辅热的原理是通过加热丝加热,并通过高温与自然对流向周边扩散热量,因此车辆内由于加热器布置因此导致各区域加热不均匀;
3)加热器属于高温产品,外部保护罩与乘客直接接触,有一定几率会对乘客造成搞完烫伤风险;
4)加热器辅热功能一般不能通过对温度进行稳态调节,一般设置为一个固定的功率,因此舒适度会根据室外温度变化和空调辅热变化成阶梯式供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节约空间的集成式车辆用加热地板结构。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对所述地板结构加热的温度可控性强、确保动车环境安全舒适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辆用加热地板结构,由多块加热地板紧挨串接而成,加热地板自上而下依次由金属表层、电加热膜层、覆盖层、承载芯材层和覆盖层复合而成且相邻层之间均设有胶膜层。
进一步地,加热地板边缘具有台阶,相邻加热地板之间通过台阶嵌合串接,台阶表面及台阶纵向端面均采用覆盖层包裹。
进一步地,覆盖层材料为纤维预浸料。
进一步地,金属表层厚度为0.8~1.5mm。
一种用于控制如上所述的车辆用加热地板结构工作的控制系统,由多个加热地板控制模块链形串接而成,加热地板控制模块包含电压调节模块、与电压调节模块信号口相连的温度信号处理控制板,还包含与温度信号处理控制板信号连接的温度信号收集单元,加热地板控制模块与加热地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地板控制模块有至少3个输入/输出端口,分别包括加热地板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口、与加热地板连接的供电回路及信号采集的端口、去往下一个加热地板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口。
更进一步地,加热地板控制模块还包括分别与温度信号处理控制板信号连接的对外显示面板与操作面板;对外显示面板包含温度显示窗口、控制灯显示灯、输出显示灯;操作面板包括温度调节旋钮、过热保护恢复按钮。
再更进一步地,电压调节模块包含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移相/斩波电路,半导体器件由温度信号处理控制板进行控制,调节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电压,使加热地板温度与温度调节旋钮设定温度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64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复合材料牵引风机叶轮
- 下一篇:基于工业大数据的化工数据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