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综合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7028.7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林;刘立军;石龙;葛同府;张振江;胡凯江;范会涛;李宁;范桂财;靳闪闪;韩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河北高达预应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20;G01N3/04;G01M13/00;G0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衬砌 管片 综合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综合试验装置,属于管片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千斤顶、油泵、水泵、以及管片位移传感器,管片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千斤顶位移传感器、油压传感器的输出端都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与显示设备连接,试验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的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出端借助第一交流接触器与油泵的电机连接、借助第二交流接触器与计量泵的电机连接,出油阀、回油阀、出水阀都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当油压减小时,油泵可以及时进行补偿,水压减小时计量泵也可以及时进行补偿,使得测量数据更加精确,可以提高对管片抗弯、抗拔、渗漏性能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片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涉及到试验装置,特别是一种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综合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管片是地铁和隧道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管片的抗弯、渗漏水性能直接关系到地铁、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管片的抗拔性能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所以对于管片的抗弯、抗拔、渗漏性能的测试至关重要。现在对管片的抗弯性能进行测试时,是将千斤顶固定到抗弯检验装置上,利用千斤顶给位于其下方的管片施加压力,利用一组(一般设置七个)管片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值计算管片的W1(中心点竖向计算位移)、W2(载荷点竖向计算位移)、W3(水平点计算位移),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千斤顶施加的压力值,测量结果由控制器发送给电脑进行存储并通过显示设备显示出来,测试过程中观察管片是否出现裂缝即可。进行抗拔性能测试时,将千斤顶与抗拔测试件连接,利用千斤顶位移传感器测量千斤顶的竖向位移,测量结果也是由电脑存储并通过显示设备显示出来。进行渗漏试验时,将管片固定到夹具上,用水泵向夹具的水腔内注水达到设定的水压,水压传感器测得的数据也是由电脑存储并通过显示设备显示出来。
现在测试时,每次油泵给千斤顶增加油压、水泵向水腔内增加水压,当达到设定值后,油泵和水泵即保持在该状态不动,直至达到测定时间为止,在此过程中即使油压、水压变小,油泵、水泵也无法进行补偿,所以测量数据不够精确,影响对管片性能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综合试验装置,用来对管片进行抗弯、抗拔、渗漏性能测试,测试过程中,当油压减小时,油泵可以及时进行补偿,水压减小时计量泵也可以及时进行补偿,使得测量数据更加精确,可以提高对管片抗弯、抗拔、渗漏性能检测的准确性,而且可以实现过程数据存储,试验过程可追溯。
本发明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综合试验装置,包括千斤顶、油泵、水泵、以及用来测量管片位移的一组管片位移传感器,千斤顶的活动端固定有压力传感器,千斤顶上固定有用来测量千斤顶实际行程的千斤顶位移传感器,千斤顶的进油口与油泵出油口处的出油阀连接,千斤顶的出油口与油泵的回油阀连接,油泵的出油口处还设置有油压传感器,管片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千斤顶位移传感器、油压传感器的输出端都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与显示设备连接,关键在于:所述的水泵为计量泵,计量泵的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阀和水压传感器且出水阀位于计量泵的出水口与水压传感器之间,试验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的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出端借助第一交流接触器与油泵的电机连接、借助第二交流接触器与计量泵的电机连接,出油阀、回油阀、出水阀都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河北高达预应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河北高达预应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7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