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行李舱门铰链结构及应用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8565.3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7/04 | 分类号: | E05D7/04;E05D3/02;E05D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行李 舱门 铰链 结构 应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行李舱门铰链结构及应用其的车辆,该行李舱门铰链结构包括铰链座、摆臂、铰链轴和升降机构;铰链轴穿过铰链座,摆臂的一端套接于铰链轴上并与铰链轴转动连接,升降机构能够带动铰链轴作升降运功;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第一升降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套接于铰链轴上并与铰链座的一侧连接,第一齿条固定于铰链座的一侧;第二升降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第二齿轮与铰链座的另一侧贴合连接,并且第二齿轮与铰链轴的一端卡接,第二齿条固定于铰链座的另一侧。本申请提供的车辆行李舱门铰链结构能够通过齿轮齿条结构调节铰链轴的Z向高度,从而调节舱门与侧围面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行李舱门铰链结构及应用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行李舱门铰链应用于行李舱门上,行李舱门铰链两端通过螺栓或螺母分别安装在衣帽架和行李舱门上。行李舱门铰链臂绕行李舱门铰链轴转动,通过行李舱门铰链实现行李舱门开启关闭。
目前的行李舱门结构一般为固定板安装在车身衣帽架上,摆臂一端通过铆钉及衬套铆接固定在固定板上,摆臂另一端安装在行李舱门上,摆臂以铆钉为轴旋转达到行李舱门开启的目的,铰链旋转轴不可调节。
目前的行李舱门铰链轴基本都是固定的,行李舱门与侧围面差无法调节。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是目前行李舱门与侧围面差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行李舱门铰链结构,包括铰链座、摆臂、铰链轴和升降机构;
铰链轴穿过铰链座,摆臂的一端套接于铰链轴上并与铰链轴转动连接,升降机构能够带动铰链轴作升降运功;
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
第一升降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套接于铰链轴上并与铰链座的一侧连接,第一齿条固定于铰链座的一侧;
第二升降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第二齿轮与铰链座的另一侧贴合连接,并且第二齿轮与铰链轴的一端卡接,第二齿条固定于铰链座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铰链座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铰链轴穿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第一齿轮套接于铰链轴上并与第一侧板外侧连接,第一齿条固定于第一侧板上;第二齿轮与第二侧板外侧贴合连接,第二齿条固定于第二侧板上。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铰链轴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升降机构能够带动铰链轴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作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与铰链轴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齿轮的一侧与紧固件贴合连接,第一齿轮的另一侧与第一侧板贴合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轴套,第一轴套套接于铰链轴上,摆臂套接于第一轴套上。
进一步地,铰链座上设有第一安装部,铰链座通过第一安装部与车身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包括多个安装孔。
进一步地,摆臂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摆臂通过第二安装部与行李舱门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行李舱门铰链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行李舱门铰链结构通过齿轮齿条结构调节铰链轴的Z向高度,从而调节舱门与侧围面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85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