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清器自动装配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9465.2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8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石皋莲;仲秋平;吴少华;丁云鹏;崔勇;奚明;董早生;张程;金宇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19/04;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天一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清 自动 装配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滤清器自动装配检测设备,涉及滤清器生产装置领域,包括:压装机构;旋转检测机构;拉脱检测机构;分度盘,分度盘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底座的承载座,且分度盘沿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有压装工位、旋转工位和拉脱工位;机架,分度盘、压装机构、旋转检测机构以及拉脱检测机构均设置于机架上,且压装机构、旋转检测机构以及拉脱检测机构分别与分度盘的压装工位、旋转工位和拉脱工位相对应;控制器,分度盘、压装机构、旋转检测机构和拉脱检测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该装置能够依次进行外壳的压装、旋转检测和拉脱检测,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组装检测效率,能够满足流水线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清器生产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清器自动装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滤清器,是指起过滤杂质或者气体作用的配件,一般是指汽车滤清器,是发动机的配件。在进行滤清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滤清器进行组装,将外壳压装在底座上,为了保证外壳压装质量需要对外壳进行旋转检测和拉脱检测,检测外壳和底座之间是否会发生旋转,以及外壳和底座之间的压装牢固性。但是,目前的滤清器压装操作、旋转检测和拉脱检测均为人工进行,整体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无法满足流水线式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滤清器自动装配检测设备,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装配检测效率,满足流水线式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滤清器自动装配检测设备,包括:用于将外壳压装于底座上的压装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之间是否会发生旋转的旋转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外壳和所述底座之间的压装牢固性的拉脱检测机构;分度盘,所述分度盘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底座的承载座,且所述分度盘沿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有压装工位、旋转工位和拉脱工位;机架,所述分度盘、所述压装机构、所述旋转检测机构以及所述拉脱检测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压装机构、所述旋转检测机构以及所述拉脱检测机构分别与所述分度盘的所述压装工位、所述旋转工位和所述拉脱工位相对应;控制器,所述分度盘、所述压装机构、所述旋转检测机构和所述拉脱检测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机构包括压装支架、压装气缸、升降板、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将所述外壳压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压装头,所述压装气缸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压装支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压装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压装支架上、缸杆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以检测所述升降板受到的压力,所述压装头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以随所述升降板同步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支架为门型架,所述压装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门型架的顶端中部、缸杆贯穿所述门型架的顶板伸入所述门型架内部,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连接有导向柱,所述门型架的顶板对应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柱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向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孔内嵌套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导向套,并与所述导向套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远离所述升降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检测机构包括第一立柱、第一顶板、压紧气缸、旋转气缸、承载架、扭矩传感器、旋转板以及用于拨动所述外壳的拨板,所述压紧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以及所述扭矩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立柱竖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顶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且所述第一顶板水平延伸至所述分度盘上方,所述压紧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第一顶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缸杆穿过所述第一顶板竖直向下且与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架上表面安装有所述旋转气缸,所述承载架内部转动安装有所述扭矩传感器,所述扭矩传感器安装端与所述旋转气缸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检测端穿出所述承载架且连接有所述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底面设置有所述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9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叠式空调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压缩释放式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