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辨率印刷低温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2157.5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3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涵;朱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3/00;H05K1/09;C09D1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辨率 印刷 低温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分辨率印刷低温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纳米球状银粉45~50;纳米棒状银粉10~15;聚氨酯树脂15~20;二价酸酯5~10;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10;异佛尔酮5~10;聚乙烯蜡0.2~0.5;二甲基硅氧烷0.2~0.5;气相二氧化硅0.2~0.5;片状石墨0.1~0.5。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九个步骤:树脂载体预混、粉末热处理、配料、高速分散、三辊研磨、过滤、成品检测、均质搅拌、装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导电银浆具有固化温度低,分辨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银浆,具体涉及一种高分辨率印刷低温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油墨被广泛应用于印刷电路、半导体封装、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导电银浆是导电油墨中应用最广的系列产品。高分辨率印刷低温导电银浆通常印刷在高分子薄膜、塑料片材、玻璃等透明材料上。在这些材料上印刷高分辨率低温导电银浆后,会有优异的导电性和高分辨率。随着触摸屏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分辨率的印刷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精密印刷的要求一般要达到80μm/80μm~100μm/100μm(印刷线宽/印刷间距)。普通的低温导电银浆只有导电性能和附着力的要求,无法满足高精密印刷的要求,在丝印高分辨率图形时容易出现圆齿、飞墨、毛刺、布线局部膨胀等现象。现阶段,高分辨率印刷的低温导电银浆很少,还没有成熟稳定的产品。当前产品的分辨率普遍在200μm/200μm(印刷线宽/印刷间距)左右的水平、且印刷稳定性较差、储存时间短的缺陷,故该产品的研发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分辨率印刷低温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分辨率印刷低温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
所述的纳米球状银粉的平均粒径在300~500nm;
所述的纳米棒状银粉为纳米球状银粉的填充物,其平均粒径在150~200nm。
所述的纳米球状银粉和纳米棒状银粉的质量比为5:1。
所述的聚氨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为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玻璃化温度为39℃,抗拉强度为49(测试标准ASTMD-412/D-638),拉伸应力为11.7MPA,极限伸长率为290%,Tg点为26℃、15%MEK粘度为100-200cps。
所述的二价酸酯为高纯度MDBE,是丁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的混合物。其含量>99%,其水分含量<0.1%。该种溶剂是环保型高沸点溶剂,沸程在196-225℃,平均分子量159,凝固点-20℃。二价酸酯具备极好的溶解性,并能够促进油墨具备良好的流平性,提高光泽。
所述的二价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异佛尔酮的质量比为1:1:1。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GMEA)是一种高级溶剂,其分子中既有醚键,又有羰基,羰基又形成了酯的结构,同时又含有烷基。在同一分子中既有非极性部分,又有极性部分,这两部分的官能团既相互制约排斥,又各自起到其固有的作用。因此,对非极性物质和极性物质都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属于中沸程溶剂。
异佛尔酮(Isophorone)是一个六元环状的α,β-不饱和酮,是无色至黄色有特征性气味(樟脑/薄荷香味)的挥发性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见光转变为二聚物,在空气中被氧化为4,4,6-三甲基-1,2-环己二酮。属于高沸程溶剂。
三者溶剂在按一定比例搭配后,经过150℃左右的低温烘烤,由于其组分中含有较低沸点的PGMEA,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挥发,使得导电油墨的边缘扩散速度减缓,有效提高油墨的分辨率。而高沸程的溶剂可以兼顾油墨印刷时的存网时间,不至于在短时间内造成干网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2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