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结构件氦气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3357.2 | 申请日: | 202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9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梁钜江;杨大伟;陈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湘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胡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蔡***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结构件 氦气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一种锂电池结构件氦气检测装置,包括上模、真空密封圈、氦气密封圈及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基体,上模基体下端面中心设有氦气收集孔,氦气收集孔上端导通有氦气收集通道,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基体,下模基体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产品槽型的产品型腔,产品型腔中间连通有一段矩形氦气收集槽,产品型腔周圈设有氦气密封圈型腔,氦气密封圈型腔结构为凹型,氦气密封圈型腔内放置氦气密封圈;氦气密封圈上端设有产品,氦气密封圈的高度高于氦气密封圈型腔,产品型腔下端设有“干字形”导通的氦气通道,氦气通道在产品型腔中心设有氦气入口并与其导通,提高了锂电池结构件气密性检测的精度;采用合理的流道设计,可一次对多个锂电池结构件进行气密性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锂电池结构件氦气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技术不断升级和更新,锂电池技术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对锂电池结构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了,尤其是锂电池结构密封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不高及只能逐个检测的问题,需要我们开发一种比空气检测手段精度更高的手段去评判产品密封性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锂电池结构件密封性检测存在的精度不高,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结构件氦气检测装置,包括上模、真空密封圈、氦气密封圈及下模;
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基体,上模基体四个边角设有上模螺丝孔,上模螺丝孔用于和外部上下驱动装配设备的连接;上模基体下端面中心设有氦气收集孔,氦气收集孔上端导通有氦气收集通道,氦气收集通道尽头一端设有收集接口,收集接口用于连接外部气体检测设备;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基体,下模基体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产品槽型的产品型腔,多个产品型腔中间连通有一段矩形氦气收集槽,产品型腔周圈设有氦气密封圈型腔,氦气密封圈型腔结构为凹型,氦气密封圈型腔内放置氦气密封圈;氦气密封圈上端设有产品,氦气密封圈的高度高于氦气密封圈型腔,在氦气检测时可以通过产品压缩氦气密封圈体积达到装置与产品之间的密封;产品型腔下端设有”干字形”导通的氦气通道,氦气通道在产品型腔中心设有氦气入口并与其导通,氦气通道在下模外侧面上设有氦气接口,在下模左右两端设有四个加工孔,检测时将四个加工孔用胶封住,氦气接口接入外部氦气供应设备,氦气通过氦气通道由氦气入口进入到产品型腔内;
四个产品型腔外围设有凹型真空密封圈型腔,真空密封圈型腔内设置有真空密封圈,同时真空密封圈的高度高于真空密封圈型腔;下模基体四角处设有下模螺丝孔,下模螺丝孔用于和外部上下驱动装配设备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产品型腔的数量为4个。
进一步的,每个产品型腔一侧的下模上设有避位圆弧槽。
进一步的,所述氦气密封圈及真空密封圈材质均采用氟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氦气密封圈的高度比氦气密封圈型腔高0.2~0.4mm,同时真空密封圈比真空密封圈型腔高0.5~0.7mm。
进一步的,上模基体四个边角设有上模定位孔,下模四角分别设有下模定位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特点是:(1)由于氦气比空气密度更小(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氦气的密度为0.1786kg/m 3)、渗透性更好、不可燃、无毒,提高了锂电池结构件气密性检测的精度;(2)采用合理的流道设计,可一次对多个锂电池结构件进行气密性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上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上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下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氦气的流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湘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湘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33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