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噻吩并[3,4-b]-1,4-二噁英-2-甲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4796.5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莉;安永生;江志波;马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5/04 | 分类号: | C07D49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高琦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吩 二噁英 甲醇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噻吩并[3,4-b]-1,4-二噁英-2-甲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第一反应溶剂、原料噻吩并[3,4-b]-1,4-二噁英-2-甲醇、第一反应物、催化剂,在冰盐浴作用下不断搅拌,得到第一混合液;
S2、在第一混合液温度为0~5℃时逐滴加入浓度为45%的碱溶液,保持第一混合液温度为2~6℃反应1h,然后撤去冰盐浴,自然升温至三口烧瓶内温度为18~25℃时反应3h;
S3、用薄层色谱法对三口烧瓶内的反应进行监控,待原料噻吩并[3,4-b]-1,4-二噁英-2-甲醇反应完时停止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液;
S4、将第一反应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收集下层有机相,上层水相用萃取剂萃取两次,将两次萃取液合并;
S5、将有机相用水洗涤四次,将洗涤后的有机相与萃取液合并,然后用干燥剂干燥,得到第一混合物;
S6、将第一混合物使用布氏漏斗过滤,并使用旋转蒸发仪旋干、干燥,得到化合物3-[(2,3-二氢噻吩并[3,4-b]-1,4-二噁英-2-基)甲氧基]-丙酸叔丁酯;
S7、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第二反应溶剂、化合物3-[(2,3-二氢噻吩并[3,4-b]-1,4-二噁英-2-基)甲氧基]-丙酸叔丁酯,在油浴锅作用下不断搅拌,得到第二混合液;
S8、在25~30℃温度条件下,将第二混合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上减压浓缩,蒸除第二反应溶剂后加入冰水混合物,在冰盐浴作用下不断搅拌,用调酸剂调节至pH=2~3;
S9、在18~25℃温度条件下,逐滴加入浓度为5%的碱溶液,油浴作用下升温至55℃并保温反应3h,用薄层色谱法对三口烧瓶内的反应进行监控,直至化合物3-[(2,3-二氢噻吩并[3,4-b]-1,4-二噁英-2-基)甲氧基]-丙酸叔丁酯完全反应,得到第二反应液;
S10、将第二反应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用萃取剂进行萃取,静止分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并收集;重复萃取三次,合并三次收集的有机相;
S11、将合并的有机相用水洗涤2次,洗涤后静置分液,再次收集洗涤后的有机相并合并;
S12、将洗涤后的有机相用干燥剂进行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其转入梨形瓶中,置于旋转蒸发仪上减压浓缩,得到第二混合物;
S13、将第二混合物填装硅胶柱后用洗脱剂洗脱,收集流出液,将流出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上旋干、干燥,得到3-[(2,3-二氢噻吩并[3,4-b]-1,4-二噁英-2-基)甲氧基]-丙酸;
所述第一反应物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18-冠-6-醚、15-冠-5-醚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吩并[3,4-b]-1,4-二噁英-2-甲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甲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吩并[3,4-b]-1,4-二噁英-2-甲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铯溶液、氟化铯溶液、碳酸钾溶液、二氮杂二环溶液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吩并[3,4-b]-1,4-二噁英-2-甲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甲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吩并[3,4-b]-1,4-二噁英-2-甲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剂为无水硫酸镁、无水氯化钙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吩并[3,4-b]-1,4-二噁英-2-甲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溶剂为95%乙醇、甲醇、异丙醇、正丁醇、乙二醇、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民族大学,未经北方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47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