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消声器用耐高温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4874.1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1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王晔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山大陆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7/12;B32B3/12;B32B15/082;B32B27/30;B32B27/32;B32B27/40;B32B27/42;B32B27/08;B32B7/12;B32B15/085;B32B15/095;B32B15/098;B32B1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吕琳琳 |
地址: | 2019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消声 器用 耐高温 隔热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消声器用耐高温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外涂层、外基体、保温隔热层、内基体以及内涂层,所述外基体附接于保温隔热层的上表面,内基体附接于保温隔热层的下表面,外涂层涂覆于外基体的上表面,内涂层涂覆于内基体的下表面,所述外涂层、外基体、保温隔热层、内基体以及内涂层之间模压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浸涂和喷涂两种方式制备的隔热涂层,使得该隔热板的隔热效果更佳;再通过使用蜂孔板和发泡板材粘结复合制成的保温隔热层,更加提高了该隔热板的隔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消声器用耐高温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声器具有良好的发动机尾气降噪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但是由于发动机尾气温度较高,导致正常工作时的消声器壳体温度可达 500-600℃,消声器壳体的高温热辐射会对其周围的橡胶制品造成不利影响,如加速橡胶件的老化甚至碳化。因此,目前汽车行业在消声器部位安装隔热板,以达到隔热的作用,但现有的汽车消声器用隔热板隔热效果不好,结构强度不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消声器用耐高温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消声器用耐高温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消声器用耐高温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外涂层、外基体、保温隔热层、内基体以及内涂层,所述外基体附接于保温隔热层的上表面,内基体附接于保温隔热层的下表面,外涂层涂覆于外基体的上表面,内涂层涂覆于内基体的下表面,所述外涂层、外基体、保温隔热层、内基体以及内涂层之间模压成型。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涂层和内涂层包括浸涂层和喷涂层,所述浸涂层是由如下重量份原料组成:20-50份有机硅树脂、30-40份改性碳化硅粉、15-20份纳米碳酸钙、15-20份聚乙烯醇、1-5份钼粉、2-4 份分散剂和去离子水;所述喷涂层是由如下重量份原料组成:20-35份二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15份笼型倍半硅氧烷、4-7份纳米四氮化三硅和2-5 份硅烷偶联剂KH792。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浸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有机硅树脂、改性碳化硅粉、纳米碳酸钙、聚乙烯醇、钼粉、分散剂和去离子水;
S2、将上述重量份的有机硅树脂、改性碳化硅粉、纳米碳酸钙和钼粉置于高速球磨机中球磨混料1-2h左右,得混合物;
S3、向步骤S2中的混合物内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聚乙烯醇、分散剂和去离子水,再用高速分散机分散,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浸涂层原料,备用。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二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四氮化三硅和硅烷偶联剂KH792;
S2、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即二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四氮化三硅和硅烷偶联剂KH792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S3、将混合物置于高速球磨机中球磨,使细度小于5μm,得到喷涂层原料,备用。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基体和内基体均是由多层铝膜压制而成;且外基体和内基体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铝膜按隔热板外形规格的尺寸要求放料;
S2、将放料后的待成型铝膜通过滚花加工装置进行预压,经上下滚花辊轴扭向循环转动辗压形成折射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山大陆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山大陆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4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裁切控制方法及裁切装置
- 下一篇:起重机顶举机构及其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