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流感病毒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5411.7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3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N15/11;C12R1/93 |
代理公司: | 深圳胜博时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6 | 代理人: | 王成坤 |
地址: | 5102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新型 冠状病毒 流感病毒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流感病毒的试剂盒。特别是涉及基于重组酶和聚合酶的恒温链置换聚合扩增技术,结合荧光基团标记的特异性性探针,实现对靶基因特异性的检测;同时以人类基因GAPDH设计引物探针作为检测内标,可有效监控样品和扩增反应的有效性。发明包括引物探针特异性序列设计组合、检测反应液A、检测反应液B、阴性质控品、阳性质控品,应用本发明引物探针序列组以及试剂盒可在15分钟内鉴别检测核酸样品中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三种病原体的一种或多种核酸。可应用于临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快速筛查检测、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疫情监测,以及机场、车站、海关等区域疑似人员的快速筛查等多个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流感病毒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β属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常为多态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给我国医疗健康、经济带来极大损失。
一般针对病毒感染,常见检测方法有基因检测、免疫检测、分离培养、基因组测序等技术手段和方法。新型冠状病毒为新突发病原体,目前国家卫健委推荐的主要诊断手段和方法为常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和全基因组测序法。已经有公司开发出IgM和IgG免疫学检测方法和试剂。病毒培养均有准确、可靠性高的特点,但对于实验室、人员操作的要求高,但对感染早期样本,培养法阳性率低。基因组测序费用高,检测周期1周,对于低载量样本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基于重组酶和聚合酶的恒温链置换聚合扩增技术(Thermostatic Chainreplacement polymerization amplification,TCRPA)是一种将聚合酶链式反应的高效扩增特点与基于单链重组酶的恒温扩增相结合的先进技术,而普通实时荧光PCR扩增反应获得检测结果需要60-100min。若将实时荧光TCRPA技术应用于快速检测,将在短时间内判断是否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从而便于疫情防控单位、临床单位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控和治疗措施,对于防止交叉感染和提高诊疗效率、出入境检验检疫、疫病监测防控等都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流感病毒的试剂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流感病毒的试剂盒,包括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组合物、检测反应液A、检测反应液B、阴性质控品和阳性质控品;
所述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组合物由人类基因GAPDH特异性正反向引物、目标病原特异性正反向引物和不同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组成;
所述目标病原特异性正反向引物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正反向引物、甲型流感病毒特异性正反向引物和乙型流感病毒特异性正反向引物;
所述特异性探针包括GAPDH特异性探针、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探针、甲型流感病毒特异性探针和乙型流感病毒特异性探针;
所述人类基因GAPDH特异性正反向引物的序列分别为5’-GAGTGCTACATGGTGAGCCCCAAAGCTGGTG-3’和5’-GTGATGGGATTTCCATTGATGACAAGCTTCC-3’,所述GAPDH特异性探针的序列为5’-CACGTATTCCCCCAGGTTTACATGTTCCAA-Cy5-dT-THF-BHQ1-dT-GATTCCACCCATGG-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科大学,未经广东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5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