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阻尼双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6137.5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保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华冰 |
地址: | 064206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震器 阻尼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阻尼双调节装置,活塞、阀片组、压盘、第一弹簧以及弹簧座依次套至调整杆上,活塞设置孔,阀片组置于活塞内部,弹簧座支撑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弹簧将压盘压至压缩阀片组,以控制压缩阀片组的过油量;外壳上设置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油液或气体从进油口进入外壳,经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从阀座上的油孔流出并从外壳上的出油孔流出,第一通道为通过活塞上的孔以及阀片组进入阀座;第二通道为通过带肩螺母的中心孔以及调整杆的内孔与针阀的间隙并从调整杆侧壁上的孔流至弹簧座,从弹簧座上的孔流至阀座内;锁盖与阀座固定,第一手柄与调整杆连接,第二手柄与第一手柄连接且第二手柄通过紧固件固定至针阀的末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领域,更为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阻尼双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器在过渡期间对车辆的操纵特性有很大的影响。这些瞬态期间包括制动、过弯、从转向过渡到加速以及加速现有技术中阻尼调节装置,通常为单通道结构,其通过阻尼调整扳手插入调节件的内六角孔,可能会碰到车身的零部件,甚至需要用手直接扭动调节件,因此特别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阻尼双调节装置,其具有两路调节的通道,同时配置两个手柄,实现双调节。本发明的用于减震器的阻尼双调节装置,其能够用于散热罐的出口处,进行冷却后的油液回流量调节,本发明也能够用于氮气罐的出口处的流量的调节。本发明通过调整杆内部的孔道与针阀的第一端的锥部配合进行流量调节,从阀座侧壁上的过油孔中流出,本发明也可以通过活塞与压缩阀片组配合,控制阀片组的压缩量来进行流量调节,以便控制通过阀座侧壁上的过油孔里流出的油液流量。本发明能够用于各种需要对油路和/或气路进行双调节的场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阻尼双调节装置,其包括外壳、阀座、活塞、阀片组、压盘、第一弹簧、弹簧座、调整杆、锁盖、针阀、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活塞、阀片组、压盘、第一弹簧以及弹簧座依次套至所述调整杆上,活塞设置第一过油孔,阀片组置于活塞内部,弹簧座支撑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弹簧将所述压盘压至阀片组,以控制阀片组的过油量;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油液或气体从进油口进入外壳,经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从阀座的第二过油孔流出并从外壳上的出油孔流出,第一通道为通过活塞上的第一过油孔以及阀片组进入阀座;第二通道为通过带肩螺母的中心孔以及调整杆的第七孔与针阀的间隙并从调整杆侧壁上的第三过油孔流至弹簧座,从弹簧座上的第四过油孔流至阀座内;所述锁盖与所述阀座固定,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调整杆连接,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一手柄连接且所述第二手柄通过紧固件固定至所述针阀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依靠所述弹簧座进行支撑,所述弹簧座的周向设置有布置的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一螺钉孔与所述阀座相对应的第二孔配合。
优选地,所述阀座上与第一螺钉孔对应的第二孔为长条形孔,以便弹簧座在第二孔内能够具有沿着所述调整杆轴向运动的空间。
优选地,活塞的第一端设置有带肩螺母,在所述带肩螺母与所述活塞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波浪形弹片和回弹阀片,其中所述回弹阀片贴近所述活塞的第一端,所述波浪形弹片设置在所述带肩螺母和所述回弹阀片之间,回弹阀片的外侧和波浪形弹片之间包围形成非接触空间。
优选地,所述活塞的外侧壁为阶梯型结构,所述活塞第一段的外壁的直径大于所述活塞第二段的外壁的直径,在该活塞的外侧壁的第一段和活塞外侧壁第二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一肩部;所述阀座的第一端卡至所述第一肩部。
优选地,所述弹簧座包括固定部和导向部,所述弹簧套至所述弹簧座的导向部,所述第一螺钉孔设置在所述弹簧座的固定部的外侧壁。
优选地,所述活塞第一端面设置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过油孔,第一过油孔所形成的周向阵列的中心为活塞的第一端面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保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唐山保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61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