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冷热程度评估方法及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0501.5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0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曾丽;陈伟;邓娟;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思超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冷热 程度 评估 方法 服务器 | ||
1.一种数据冷热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数据仓库的源数据表中目标数据的访问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信息,分析所述目标数据被应用的目标业务,并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所述目标数据的需求程度;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被使用行为,确定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所述目标数据的被使用行为根据所述访问信息确定的;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程度及其权重,所述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及其权重,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的冷热值,以评估所述目标数据的冷热程度;
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所述目标数据的需求程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信息,建立所述目标数据与其被应用的目标业务之间的发展脉络关系;
根据所述发展脉络关系,确定从所述目标数据到其被应用的目标业务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数据;
根据所述中间数据与所述目标业务之间的数据使用协议,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对所述目标业务产生的目标业务价值,以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所述目标数据的需求程度;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被使用行为,确定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包括:
通过采用程序脚本的形式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引用的行为,确定所述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至少包括程序引用要素;和/或,
通过采用API的形式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访问的行为,确定所述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至少包括API调用要素;和/或,
通过采用数据同步、FTP文件的形式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访问的行为,确定所述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至少包括数据分发要素;和/或,
通过采用前端应用直接访问的形式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访问的行为,确定所述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至少包括前端应用要素;和/或,
通过临时统计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行为的行为,确实所述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至少包括临时统计要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数据仓库的源数据表中目标数据的访问信息之前,包括:
采集所述数据仓库中源数据表的访问日志;
对所述访问日志进行清洗,以保留对统计结果有影响的信息;
解析所述清洗后的访问日志,以得到解析结果文件;
对所述解析结果文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统计所述源数据表的访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程度及其权重,所述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及其权重,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的冷热值之前,包括:
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程度及所述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的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程度及其权重,所述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及其权重,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的冷热值,包括:
将所述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程度、所述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作为数据冷热度评估模型的输入,输出所述目标数据的冷热值;
所述据冷热度评估模型基于目标数据的业务需求程度及其权重,数据冷热度评估要素及其权重,及目标业务应用的数据的冷热值训练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信息,分析所述目标数据被应用的目标业务,并所述目标业务对所述目标数据的需求程度,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被多个业务所应用,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访问信息,分析所述目标数据被应用的多个业务;
根据所述多个业务的重要等级,从所述多个业务中选取所述目标业务,并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所述目标数据的需求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05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