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法律咨询的模糊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3648.X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4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百事得大牛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G06F16/33;G06F40/205;G06F40/247;G06F40/289;G06F40/35;G06Q50/18;G06N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法律咨询 模糊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法律咨询服务技术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法律咨询的模糊识别系统,包括数据库用于存储问题选项库的;交互终端用于显示咨询选项信息和问题选项信息,还用于获取回答信息,并对回答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解答信息和待确认信息,并对待确认信息进行确认;分析模块用于从问题选项库中匹配得到问题选项信息,并将问题选项信息发送给交互终端,将接收到的解答信息发送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对经过识别的解答信息进行建议分析得出建议报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多轮会话过程中资料提取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法律咨询服务技术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法律咨询的模糊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逐渐认识到采用法律更能很好的切身维护自身利益。但是,由于熟练的运用法律需要有扎实的法律基础,而普通大众通常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在人们需要采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时,常常会寻求律师的帮助。由于律师的人数相对于具有法律需求的大众而言,是非常不够的。
因此,当前也出现了一些用于法律咨询的系统或者网站等。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086372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应用于法律咨询的多轮会话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咨询者对需要进行询问的问题通过会话终端进行语音输入,然后将输入语音发送给服务器;步骤二:服务器接收到语音信息后再匹配该语音信息对应的解答信息;步骤三:若服务器内匹配到语音信息相应的解答信息则将该解答信息发送给会话终端;步骤四:若服务器内没有匹配到语音信息合适的解答信息,则在服务器内寻找该语音信息相关的法律条文,然后将法律条文作为语音信息对应的解答信息发送给会话终端;步骤五:会话终端接收到解答信息后将该解答信息进行语音输出;步骤六:咨询者判断输出的解答信息是否是自己所需信息,若输出的解答信息不是咨询者所需信息,则咨询者通过会话终端输入所需信息相关的语音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入步骤二,若输出的解答信息是咨询者所需信息,则结束流程。
该方案步骤一到步骤六中,咨询者询问问题和获得咨询结果信息采用的是问答方式进行,使得即使是不识字的咨询者也能通过会话终端进行法律问题的咨询;步骤六中,在解答信息不是咨询者自己所需信息时,通过再次输入所需信息相关的语音信息来重新获取新的咨询结果信息,便于咨询者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咨询结果信息;步骤四中,若服务器内没有输入语音信息合适的解答信息,则通过现有与咨询者咨询问题最接近的法律条文作为咨询结果信息进行输出,由此,该方案形成多轮会话的形式,对用户的资料进行采集,避免咨询者问问题后得不到咨询结果信息。
但是,该技术方案在多轮会话中,通过A、B、C的选择方式获取咨询者的信息,所以一轮对话只能采集咨询者的一项资料,并且当显示的解答信息不是咨询者所需信息时,还需要再获取相关咨询结果信息供咨询者选择。从而,导致该方案多轮会话中的信息提取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多轮会话的过程中,信息提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法律咨询的模糊识别系统。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法律咨询的模糊识别系统,包括交互终端、数据库、分析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数据库,用于存储问题选项库,且问题选项库中的问题选项信息之间存在链路关系;
交互终端,用于显示预设的咨询选项信息,将用户选择的咨询选项信息反馈到分析模块,然后将接收到的问题选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显示问题选项信息的文本形式;还用于获取用户提供的回答信息,并对回答信息进行语义分词处理得到词汇信息,再通过对词汇信息进行词汇联想处理得到解答信息和待确认信息,将待确认信息反馈给用户进行确认,将确认结果为真的待确认信息作为解答信息,并将解答信息发送给处理模块,解答信息为答复信息中与问题选项信息相关联的信息,预选项信息为答复信息中与问题选项信息无关联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百事得大牛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百事得大牛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3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离夹具
- 下一篇:一种面向阶梯轴与孔装配过程的对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