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烷裂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4242.3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5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达林;施泽敏;黄敏;江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B01J37/03;B01J37/08;B01J37/18;B01J35/02;B82Y30/00;B82Y40/00;C01B3/26;C01B32/16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文弘;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烷 裂解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烷裂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甲烷裂解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催化剂以镍铜合金纳米粒子为活性相、氧化铝为结构助剂,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镍铜铝层状复合氢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前驱体,经500℃焙烧分解形成岩盐型氧化镍‑氧化铜‑氧化铝固溶体,然后经800℃氢气还原处理原位生成高分散镍铜合金纳米粒子。本发明催化剂的镍铜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9~10 nm,具有组成均匀和组成可调的特点,对高温甲烷裂解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温度650℃时的碳产率可达70 克每克催化剂,可获得竹节型结构的碳纳米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甲烷裂解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烷裂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氢气是一种优质清洁燃料,可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电能和其他低污染的能源形式,不会产生环境问题。由于氢气在自然界的含量极低,工业上大规模制氢主要通过煤气化、石脑油水蒸汽重整、部分氧化或天然气水蒸气重整、自热重整或醇水蒸气重整等途径。与其他化石燃料相比,天然气是生产氢气最好的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氢碳比含量最高。甲烷水蒸汽重整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经济的制氢技术,约占世界氢气产量的50%。然而,该过程会产生大量CO、CO2副产物。CO易使燃料电池Pt电极中毒失活,而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甲烷催化裂解是制取纯氢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不仅没有CO
CH4分子具有高度稳定的四面体结构,C–H键键能高达434kJ/mol。因此,C–H键断裂需要很高的活化能,是甲烷裂解最为关键的一步。为降低反应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是最有效的方法。大量研究表明,第VIII族过渡金属如Ni、Co、Fe对甲烷分解具有较高的活性。Ni催化剂和Co催化剂在500~800℃温度范围内对甲烷裂解反应就有足够的活性,而Fe催化剂的活化温度一般在800℃以上。相同反应条件下,Ni催化剂比Co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稳定性。Ni催化剂在较低温度就具有活性,其活性组分单位质量氢气的产率比较高。甲烷裂解是一个吸热反应,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甲烷裂解速率,但是Ni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很容易失活。因此,必须研发一种具有良好高温催化性能的甲烷裂解催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甲烷裂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层状复合氢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前驱体,经过焙烧和还原处理,制备高分散、组成均匀的镍铜合金甲烷裂解催化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以镍、铜、铝金属阳离子的氢氧化物为主体层板、以碳酸根离子为插层的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经焙烧分解形成岩盐型氧化镍-氧化铜-氧化铝固溶体,再经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得到镍铜合金纳米粒子,所述催化剂中摩尔比(Ni+Cu):Al = 3:1、Ni:Cu = 90:10~70:30。
上述镍铜合金甲烷裂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2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性内窥镜
- 下一篇:方便进食的入鼻式口罩